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朝的人却少的可怜。原来是,近两年李渊虽是皇上,朝政主要却是李建成打理,且从唐朝建立八年来,李建成一直在协助李渊打理朝政。满朝文武百官,有哪一个不是与他有牵连的?特别是太子府与齐王府的人,虽说已经公文明言,全部赦免罪名。可是还是逃走大半,余下的也窝在家里,不敢来朝。李世民见了,心想,这事看来不那么简单,还得花大力气来争取人心,稳定朝政。正想着,突然瞥见一人,竟是魏征。
王圭、韦挺、魏征,仨人都是李建成的能臣,亲信中的亲信,这是众所周知的。王圭、韦挺,早以被李世民设计流放隽州。独有魏征侥,幸逃了过来。在最近太子与秦王的搏奕中,魏征连出诡计,可惜许多不被太子采纳。特别是太子进玄武门之前,魏征曾跪下求太子称病不要去,先动手杀了李世民。如果太子真听了他的,天下就没了李世民。想到这里,李世民真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个魏征,真是胆大包天!现如今与李建成稍有牵连的人,都逃得逃,躲得躲,独有他魏征却还敢大摇大摆地来到朝上。
李世民冷冷地瞅着魏征,朝上的大臣们都看见了,一个个战战兢兢的,都为魏征捏一把冷汗。独有魏征本人,却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正襟厄坐,象是在若有所思。
看来,他的定性还很不错,本太子倒要看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这么想着,李世民突然大喝一声:
“魏征!”
“臣在。”魏征应声站了起来,神色还是非常镇定。
魏征字玄成,小时家里很穷,但胸怀大志,最喜读书。隋末参加瓦岗军,典掌书记。他曾先后十次向李密奉策,每用必定凑效。可惜李密多疑少谋,终败而降唐。魏征从主降唐,被李渊安置在李建成麾下,日展才华,备受重用,成了李建成的亲信。却不料李建成终是没有听魏征的谏言,去玄武门赴死。太子被杀,魏征非常伤心,也很失落,对于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只是坚信自己一腔热血,忠肝义胆,满腹经纶,若一个个太子都不能理解信任,再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于是坦然来朝,也不在乎李世民的冷眼,众僚臣的嘲笑。
李世民见魏征竟然毫无惊慌,不由又问道:
“魏征,你知罪么?”
“臣不知。”
李世民懒得再问,给了房玄龄一个眼神,双目冷峻地盯住魏征。房玄龄心领神会,声音朗然地质问魏征:
“你唆使太子称病违旨,劝他赶快布置兵马,直捣秦王府,杀了秦王,还说不知罪么?”
“各为其主,尽臣之职责,何罪之有?”魏征理直气壮地回答。一向能言善辩的房玄龄,一时竟然语塞,手指魏征:
“你……难道真不认罪?”
“本来无罪,何以要认。”魏征冷冷地回答:“倘若前皇太子听从魏征之言,哪会有这杀身之祸?”说罢,魏征忍俊不住,竟当着众人,呜呜地大哭起来。
李世民对魏征,先是愤恨,后又为他的理直气壮所打动。“各为其主,尽臣之职责尔。”李世民在心中咀嚼着魏征的这句话,看到了一个赤胆忠心的臣子。可悲,李建成不听善谏。李世民在心里对自己说,不由对魏征有了一些好感。如今,又见房玄龄被他一句言塞,提到李建成的死,魏征竟这么伤心,心里更是感慨不已。
魏征,真忠诚也!本太子若不用,岂不为天下忠臣耻笑?想到这里,李世民走到魏征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说:
“魏公勿悲,一切当以国事为重,无论为君为臣,济世安民,才是本份。本太子念你是忠良之士,再不计前嫌,委你为谏议大夫,即出使山东、河北,安抚人心。为使你有职有权,大胆行事,现许以特权,相宜从事。”
魏征听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泪眼婆娑地望着李世民。当他看到李世民信任的目光,心中大喜。我总算找到理解我的人!这一念闪现脑海,魏征立即跪倒在地,泣声说:
“臣遵命!”
原来,魏征在李建成手下时,就提出“结纳山东、河北豪杰”的建议,得到李建成的赞同,使魏征全权负责此事。经营了两年,魏征替李建成在山东、河北打下了深厚的社会根基,与两地的社会势力结下了亲密的关系。李世民此举,可谓一箭双雕,深谋远虑,事后多年想起自己的这一决定,也还沾沾自喜。
14
魏征泣声说完“臣领命!”三个字后,再无言语,也再不起身,跪伏在地,抽泣不已。开始,声如山中清溪,潺潺流淌,声细却十分绵长;进而如江之波涛,音大而十分激昂,令人感动万分。李世民唤魏征起来说话,两次都为泣声掩盖而不为魏征所闻。长孙无忌见了,示意侯君集相帮,两人扶起魏征,只见他泪如流泉,胸间衣襟早已全湿。众人见此,无不动心。
李世民肃然地望着魏征,心想,令其安抚山东、河北,收揽李建成旧部,此事可以无忧亦。想到这里,说:“扶魏大夫去休息吧。”
俩卫士扶走魏征,李世民又想起他刚刚说过的话:“各为其主,尽臣之职尔。”看来,这样的场合下,只有忠诚之士,方可说出这种话来。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想起原来与魏征一道辅佐李建成的王圭、韦挺来。这两个人,特别是王圭,以前都是李建成最得力的谋士,何不召来为我所用?于是令人从隽州召来王圭、韦挺。朝堂之上,李世民问王圭:
“闻说卿一生崇尚儒学,以儒家忠孝仁义礼等自励,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等人相比,不知自以为优劣如何?”王圭听了,从容地回答:“孜孜奉国,多谋善略,我不如房玄龄;能文兼武,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敷奏说明,条理清晰,我不如温彦傅;办事干练,案无滞留,我不如戴胄;忠诚无私,犯颜直谏,我不如魏征。”说到这儿王圭稍停,再提高声音说:
“然而,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我却比他们有一日之长尔!”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心中感慨不已,真诚地说:“以本太子观之,卿之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实事如此也。本太子就用你所长,与韦挺一道都为谏议大夫。从今往后,本太子再无过失也。”从此,王圭知恩图报,“推诚尽节,多所献纳”,深受李世民信任。人问其由,王圭回答:“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贞观四年,王圭升迁侍中,行宰相之职,负责纠弹驳之重任。贞观十一年,受命与诸儒正定《五礼》。书成之后,获赏甚丰,受赐一子为县男封爵。同年,又被任命为魏王李泰的老师,这是后话。
李世民重用魏征、王圭、韦挺以后,对于东宫中的诸多文臣,按其所长,一一引为己用。一时间,原太子党或躲或藏的人士,纷纷露面,归于李世民麾下,朝中人员的紧张,渐渐得到缓解,朝庭开始走向稳定。
这日,李世民正在朝中议事,忽闻殿外喧哗声起,李世民心中生疑:谁还敢来殿前闹事?这时候有卫士来报:“冯立求见。”
李世民听了,想到玄武门内的撕杀,想到有那么多勇士死在他手里,不由浓眉皱起,牙缝之间嘣出四个字:
“大胆冯立!”
侯君集见了,对卫士说:“拉出去斩了。”
“慢!”李世民说:“让他进来。”
冯立缓缓地来到李世民面前,恭恭敬敬地行过大礼。脸上虽然凝重,却无半点惧色。李世民久久地打量着他,面色肃然,不恕而自威,良久才闷声地问道:
“冯将军,知罪否?”
“末将愚钝,实不知有何罪?”
“那么,本太子就说与你知:尔昔在东宫,潜为间构,离间我兄弟骨肉,此罪一也;尔曾率兵来战于武门,杀伤我勇士无数,此罪二也。认也不认?”(未完待续)
朝的人却少的可怜。原来是,近两年李渊虽是皇上,朝政主要却是李建成打理,且从唐朝建立八年来,李建成一直在协助李渊打理朝政。满朝文武百官,有哪一个不是与他有牵连的?特别是太子府与齐王府的人,虽说已经公文明言,全部赦免罪名。可是还是逃走大半,余下的也窝在家里,不敢来朝。李世民见了,心想,这事看来不那么简单,还得花大力气来争取人心,稳定朝政。正想着,突然瞥见一人,竟是魏征。
王圭、韦挺、魏征,仨人都是李建成的能臣,亲信中的亲信,这是众所周知的。王圭、韦挺,早以被李世民设计流放隽州。独有魏征侥,幸逃了过来。在最近太子与秦王的搏奕中,魏征连出诡计,可惜许多不被太子采纳。特别是太子进玄武门之前,魏征曾跪下求太子称病不要去,先动手杀了李世民。如果太子真听了他的,天下就没了李世民。想到这里,李世民真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个魏征,真是胆大包天!现如今与李建成稍有牵连的人,都逃得逃,躲得躲,独有他魏征却还敢大摇大摆地来到朝上。
李世民冷冷地瞅着魏征,朝上的大臣们都看见了,一个个战战兢兢的,都为魏征捏一把冷汗。独有魏征本人,却还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正襟厄坐,象是在若有所思。
看来,他的定性还很不错,本太子倒要看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这么想着,李世民突然大喝一声:
“魏征!”
“臣在。”魏征应声站了起来,神色还是非常镇定。
魏征字玄成,小时家里很穷,但胸怀大志,最喜读书。隋末参加瓦岗军,典掌书记。他曾先后十次向李密奉策,每用必定凑效。可惜李密多疑少谋,终败而降唐。魏征从主降唐,被李渊安置在李建成麾下,日展才华,备受重用,成了李建成的亲信。却不料李建成终是没有听魏征的谏言,去玄武门赴死。太子被杀,魏征非常伤心,也很失落,对于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只是坚信自己一腔热血,忠肝义胆,满腹经纶,若一个个太子都不能理解信任,再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于是坦然来朝,也不在乎李世民的冷眼,众僚臣的嘲笑。
李世民见魏征竟然毫无惊慌,不由又问道:
“魏征,你知罪么?”
“臣不知。”
李世民懒得再问,给了房玄龄一个眼神,双目冷峻地盯住魏征。房玄龄心领神会,声音朗然地质问魏征:
“你唆使太子称病违旨,劝他赶快布置兵马,直捣秦王府,杀了秦王,还说不知罪么?”
“各为其主,尽臣之职责,何罪之有?”魏征理直气壮地回答。一向能言善辩的房玄龄,一时竟然语塞,手指魏征:
“你……难道真不认罪?”
“本来无罪,何以要认。”魏征冷冷地回答:“倘若前皇太子听从魏征之言,哪会有这杀身之祸?”说罢,魏征忍俊不住,竟当着众人,呜呜地大哭起来。
李世民对魏征,先是愤恨,后又为他的理直气壮所打动。“各为其主,尽臣之职责尔。”李世民在心中咀嚼着魏征的这句话,看到了一个赤胆忠心的臣子。可悲,李建成不听善谏。李世民在心里对自己说,不由对魏征有了一些好感。如今,又见房玄龄被他一句言塞,提到李建成的死,魏征竟这么伤心,心里更是感慨不已。
魏征,真忠诚也!本太子若不用,岂不为天下忠臣耻笑?想到这里,李世民走到魏征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说:
“魏公勿悲,一切当以国事为重,无论为君为臣,济世安民,才是本份。本太子念你是忠良之士,再不计前嫌,委你为谏议大夫,即出使山东、河北,安抚人心。为使你有职有权,大胆行事,现许以特权,相宜从事。”
魏征听了,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泪眼婆娑地望着李世民。当他看到李世民信任的目光,心中大喜。我总算找到理解我的人!这一念闪现脑海,魏征立即跪倒在地,泣声说:
“臣遵命!”
原来,魏征在李建成手下时,就提出“结纳山东、河北豪杰”的建议,得到李建成的赞同,使魏征全权负责此事。经营了两年,魏征替李建成在山东、河北打下了深厚的社会根基,与两地的社会势力结下了亲密的关系。李世民此举,可谓一箭双雕,深谋远虑,事后多年想起自己的这一决定,也还沾沾自喜。
14
魏征泣声说完“臣领命!”三个字后,再无言语,也再不起身,跪伏在地,抽泣不已。开始,声如山中清溪,潺潺流淌,声细却十分绵长;进而如江之波涛,音大而十分激昂,令人感动万分。李世民唤魏征起来说话,两次都为泣声掩盖而不为魏征所闻。长孙无忌见了,示意侯君集相帮,两人扶起魏征,只见他泪如流泉,胸间衣襟早已全湿。众人见此,无不动心。
李世民肃然地望着魏征,心想,令其安抚山东、河北,收揽李建成旧部,此事可以无忧亦。想到这里,说:“扶魏大夫去休息吧。”
俩卫士扶走魏征,李世民又想起他刚刚说过的话:“各为其主,尽臣之职尔。”看来,这样的场合下,只有忠诚之士,方可说出这种话来。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想起原来与魏征一道辅佐李建成的王圭、韦挺来。这两个人,特别是王圭,以前都是李建成最得力的谋士,何不召来为我所用?于是令人从隽州召来王圭、韦挺。朝堂之上,李世民问王圭:
“闻说卿一生崇尚儒学,以儒家忠孝仁义礼等自励,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等人相比,不知自以为优劣如何?”王圭听了,从容地回答:“孜孜奉国,多谋善略,我不如房玄龄;能文兼武,出将入相,我不如李靖;敷奏说明,条理清晰,我不如温彦傅;办事干练,案无滞留,我不如戴胄;忠诚无私,犯颜直谏,我不如魏征。”说到这儿王圭稍停,再提高声音说:
“然而,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我却比他们有一日之长尔!”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心中感慨不已,真诚地说:“以本太子观之,卿之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实事如此也。本太子就用你所长,与韦挺一道都为谏议大夫。从今往后,本太子再无过失也。”从此,王圭知恩图报,“推诚尽节,多所献纳”,深受李世民信任。人问其由,王圭回答:“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贞观四年,王圭升迁侍中,行宰相之职,负责纠弹驳之重任。贞观十一年,受命与诸儒正定《五礼》。书成之后,获赏甚丰,受赐一子为县男封爵。同年,又被任命为魏王李泰的老师,这是后话。
李世民重用魏征、王圭、韦挺以后,对于东宫中的诸多文臣,按其所长,一一引为己用。一时间,原太子党或躲或藏的人士,纷纷露面,归于李世民麾下,朝中人员的紧张,渐渐得到缓解,朝庭开始走向稳定。
这日,李世民正在朝中议事,忽闻殿外喧哗声起,李世民心中生疑:谁还敢来殿前闹事?这时候有卫士来报:“冯立求见。”
李世民听了,想到玄武门内的撕杀,想到有那么多勇士死在他手里,不由浓眉皱起,牙缝之间嘣出四个字:
“大胆冯立!”
侯君集见了,对卫士说:“拉出去斩了。”
“慢!”李世民说:“让他进来。”
冯立缓缓地来到李世民面前,恭恭敬敬地行过大礼。脸上虽然凝重,却无半点惧色。李世民久久地打量着他,面色肃然,不恕而自威,良久才闷声地问道:
“冯将军,知罪否?”
“末将愚钝,实不知有何罪?”
“那么,本太子就说与你知:尔昔在东宫,潜为间构,离间我兄弟骨肉,此罪一也;尔曾率兵来战于武门,杀伤我勇士无数,此罪二也。认也不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