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沉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时代。
遗憾的是,高唱着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灵长”、“万物的主宰”主旋律的人文主义,刚刚用左手把人性从神性中拯救出来,就又用右手把人类推入了物质主义的泥淖。西方如此,改革开放的中国也以类似的情况未能幸免于这场灵魂迷失精神堕落的灾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到满足不断膨胀的享受欲望,人们对生活越来越追求档次,越来越追求排场。穿着,从皮鞋皮裤,到锦帽貂裘;吃饭,从鱼翅燕窝,到熊掌猴脑;住宿,从高楼大厦,到豪华别墅;行路,从简单的自行车到几百万的小轿车在这个过程中,人性逐渐被物质化,变得惟财是求,惟利是图;人格逐渐被技术化,个性刻板僵化,成了社会大机器上的一块铁片,一斑锈迹;精神逐渐被边缘化,创造让位于享受,信仰让位于拜物,自由让位于规范;人生逐渐被数字化,从生到死,从家庭到工作单位,被贴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标签,随着标签的变换而不断转换身份,不断转换角色总之,人完全被物质异化,被科学技术格式化。物质没有成为养育人的母亲,反而成了腐蚀人性的毒药;科学没有成为解救人的“神明”反而成了束缚人的绳索。
我的耳畔时常响起达芬奇的声音,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天才忧心忡忡地说:“人类真不愧为百兽之王,因为他的残暴超过一切野兽。我们是靠其它动物的灭亡而生存的,我们真是万物的坟场。总有一天,人们会像我一样,将屠杀动物看成是与屠杀人类同等残暴的事情。”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自然看成了被征服的对象,破坏了与自然平等相处的关系,造成了土地沙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成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动物;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失去了心灵,失去了个性,失去了性情,失去了精神,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正常的情感,失去了思考的功能,成了货真价实的消费机器。
我有时候甚至想,是否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那儿只有一台电脑在掌管着人们的命运呢?人是否就成了这台电脑控制下的一台台规规矩矩的机器人,在电脑的指令下生育,生产,消费,死亡,埋葬,甚至连吃喝拉撒都设定了程序,严格按照程序运行,并且分秒不差
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精神问题。贝塔朗菲认为:“在生活富裕和高标准的时代里,生活会变得没有目标和意义”一个“病态社会”的主要症候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需要,但却使人的精神需要挨饿。”生活质量的高低与拥有金钱的多少并不成正比,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也许,只有让人们远离喧嚣的、过度的物质消费,才能找回已逝的宁静,发现生活的意义,执著地去追求使心灵充实的精神和价值。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庄子乐逍遥,宁为曳涂之龟而不做宗庙神器。
陶渊明悦性辞官,归园田居,找到了生活的“真意”
苏东坡仰慕清风高节,鄙弃物欲俗骨,发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的感慨。
文学艺术是自由生动的人格,是鲜活饱满的生命;是敏感心灵的震颤,是善良人性的升华;是苦闷和烦恼的润滑油,是轻松与快意的催化剂;更是生命峰顶盛开的雪莲花,结出的智慧果每当读到那一句句优美的诗词,听到那一曲曲动人的旋律,看到那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面,我总是禁不住心驰神往,手舞足蹈。“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愉悦我们的精神,她甚至能够经久不衰,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人的生命质量不断升值。
我在读书时发现,一颗伟大的心灵,就是一个高贵的灵魂;阅读大师的作品,其实就是和大师对话,和伟大的心灵沟通,向高贵的灵魂学习。因此,读书和写作,可以使我们超越狭小的空间,超越生命的局限,忘却身心的疲惫与烦恼,自由自在地去感受“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美妙境界。
的时代。
遗憾的是,高唱着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灵长”、“万物的主宰”主旋律的人文主义,刚刚用左手把人性从神性中拯救出来,就又用右手把人类推入了物质主义的泥淖。西方如此,改革开放的中国也以类似的情况未能幸免于这场灵魂迷失精神堕落的灾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到满足不断膨胀的享受欲望,人们对生活越来越追求档次,越来越追求排场。穿着,从皮鞋皮裤,到锦帽貂裘;吃饭,从鱼翅燕窝,到熊掌猴脑;住宿,从高楼大厦,到豪华别墅;行路,从简单的自行车到几百万的小轿车在这个过程中,人性逐渐被物质化,变得惟财是求,惟利是图;人格逐渐被技术化,个性刻板僵化,成了社会大机器上的一块铁片,一斑锈迹;精神逐渐被边缘化,创造让位于享受,信仰让位于拜物,自由让位于规范;人生逐渐被数字化,从生到死,从家庭到工作单位,被贴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标签,随着标签的变换而不断转换身份,不断转换角色总之,人完全被物质异化,被科学技术格式化。物质没有成为养育人的母亲,反而成了腐蚀人性的毒药;科学没有成为解救人的“神明”反而成了束缚人的绳索。
我的耳畔时常响起达芬奇的声音,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天才忧心忡忡地说:“人类真不愧为百兽之王,因为他的残暴超过一切野兽。我们是靠其它动物的灭亡而生存的,我们真是万物的坟场。总有一天,人们会像我一样,将屠杀动物看成是与屠杀人类同等残暴的事情。”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自然看成了被征服的对象,破坏了与自然平等相处的关系,造成了土地沙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成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动物;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失去了心灵,失去了个性,失去了性情,失去了精神,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信仰,失去了正常的情感,失去了思考的功能,成了货真价实的消费机器。
我有时候甚至想,是否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那儿只有一台电脑在掌管着人们的命运呢?人是否就成了这台电脑控制下的一台台规规矩矩的机器人,在电脑的指令下生育,生产,消费,死亡,埋葬,甚至连吃喝拉撒都设定了程序,严格按照程序运行,并且分秒不差
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精神问题。贝塔朗菲认为:“在生活富裕和高标准的时代里,生活会变得没有目标和意义”一个“病态社会”的主要症候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需要,但却使人的精神需要挨饿。”生活质量的高低与拥有金钱的多少并不成正比,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也许,只有让人们远离喧嚣的、过度的物质消费,才能找回已逝的宁静,发现生活的意义,执著地去追求使心灵充实的精神和价值。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庄子乐逍遥,宁为曳涂之龟而不做宗庙神器。
陶渊明悦性辞官,归园田居,找到了生活的“真意”
苏东坡仰慕清风高节,鄙弃物欲俗骨,发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的感慨。
文学艺术是自由生动的人格,是鲜活饱满的生命;是敏感心灵的震颤,是善良人性的升华;是苦闷和烦恼的润滑油,是轻松与快意的催化剂;更是生命峰顶盛开的雪莲花,结出的智慧果每当读到那一句句优美的诗词,听到那一曲曲动人的旋律,看到那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面,我总是禁不住心驰神往,手舞足蹈。“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愉悦我们的精神,她甚至能够经久不衰,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人的生命质量不断升值。
我在读书时发现,一颗伟大的心灵,就是一个高贵的灵魂;阅读大师的作品,其实就是和大师对话,和伟大的心灵沟通,向高贵的灵魂学习。因此,读书和写作,可以使我们超越狭小的空间,超越生命的局限,忘却身心的疲惫与烦恼,自由自在地去感受“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