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网络母题: 戏剧影视文学的网络小说改编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867年,莱辛被聘为德国汉堡民族剧院的艺术顾问,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为剧院的演出撰写了104篇戏剧评论,后来分为上下两卷出版,题为《汉堡剧评》,这部皇皇巨著在戏剧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此勤奋的剧评人实属罕见。15世纪,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发明了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的方法,加速了知识的扩散,无疑也推动了戏剧理论的传播,《汉堡剧评》这份两周一期的小报,就是在莱辛买下的一家小印刷厂印制的。时间已经走过一个多世纪,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如果莱辛再世,他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他对戏剧的真知灼见呢?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戏剧活动表现出与上个世纪完全不同的面貌,戏剧批评也展现出新的风格。一方面,近几年来,话剧,尤其是商业化的剧目演出如火如荼,甚至泡沫化,另一方面,戏剧批评无论是阵地还是群体却在不断萎缩,媒体报道代替了学术评论,即使偶有评论文章,也多沦为无聊的吹捧。不过,混沌之中,一个新的现象却在悄然出现,即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戏剧批评,虽然迄今为止,它并未定型,尚未成为主流,但其快捷、互动、基于观众视角、碎片思维,无疑扩大了传统剧评的内涵与外延,为我们展示了有趣的创新潜能,将对戏剧生产与欣赏、消费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上的新宠
社交网络媒体正成为当今全球最为流行的新技术时尚,在美国,Facebook、Twitter和You Tube声称全球活动用户已经超过5亿人,其中2.5亿用户每天登录自己的“网络家园”,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着。在中国,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也成为各色人群共享信息的乐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到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除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网易等门户微博产品,还有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50余家网站提供微博服务。
社交媒体的能量仍在持续爆发,对于企业、商家、消费者来说它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议题。数字化交往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文化活动方面也有着出色表现,新浪娱乐推出的“2010戏剧年终盘点”,其中有一部分便是《戏剧人拥抱微博》:2010年的戏剧圈的大事件似乎都与互联网技术和传媒发展紧密相关。林兆华、何念、孟京辉、张建国、郭德纲等名人们都戴上了最时髦的“围脖”,开始了微博生活,“控不控”不敢说,但热闹是一定的。这是个人的平台,想开炮、想道歉、想卖萌、想文艺都由您做主。
孟京辉个人在新浪的微博开通于2009年12月22日,截至2013年4月,拥有191万粉丝,也就是说,他每发一条微博,理论上会有上百万人读到。三年多的时间里,孟京辉共发微博4000余条,举凡排练、演出、看戏等戏剧活动,评价社会现象,可谓无所不包。2011年,孟京辉排演新戏《柔软》,几个月里,微博上排练花絮一直没断过。5月5日,《柔软》在杭州首演,孟京辉的微博适时地激发了观众的**。开演前几个小时,他发上舞台和彩排的图,附文“你是不是女人,这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判断”,甚至那句潮乎乎的“你硬了。你不是说对女人没有感觉吗?”引得那些还未出发去剧场的观众快要按捺不住了。
孟氏是一个善于使用新媒体的人,除了新浪微博,在淘宝上,还有孟京辉工作室官方店,在这里观众可以第一时间买到他所有剧目的票,会员还可以享受到折扣优惠。
豆瓣是一个富有文艺气息的社交网站,这里有丰富的书、影、音内容。小组则成为豆瓣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来源,大量的社交行为都聚集在小组中。在豆瓣上,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官方小组拥有5322个成员,由网友创立的孟京辉小组拥有2335个成员,此外,还可以搜索到与孟京辉相关的十余个舞台剧小组,在这些小组里,网友可以参与对具体剧目的打分,并发表评论。
社交媒体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不断地制造出新鲜的话题,随着移动终端的变革,网站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如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客户端,人们花在社交媒体中的时间日趋增多,就舞台艺术而言,它不仅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还在互动、评论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二、人人都是剧评人
戏剧批评在戏剧实现其社会影响方面,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历经无数代戏剧活动,它业已确立了自己的格局,具有十分明确的美学原则、标准和任务。此外,对剧评人的专业背景、眼光,历来也有共识:“批评家和普通观众的不同在于,批评家更专业,并发展了一系列批评标准。”布罗凯特则更具体指出,“从某一层意义上说,每个看戏的人都是一个批评家,因为,不管为时多短,他对所见到的总有些批评。可是‘批评家’一词通常却是专指那些把批评意见刊载出来的人而言。理想的批评家应当是一个经验丰富而且经过严格训练的观众。”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向来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专业化在淡出,发表评论的常常是不见经传的普通观众,借助互联网,他的观点得以传播,为人所知的范围取决于他的社交圈子半径。
这种评论,没有报纸的截稿时间限制,不需要“把关人”的审核,当然也就削弱了发表的壁垒。以美国的戏剧传统为例,报纸评论一般在首演的次日见报,这是一种“立即反应式批评”。但是,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几乎在演出结束的同时就问世了,甚至是“现场点评”的。
社交媒体上的剧评一个最普遍的特征是篇幅短小,我们姑且名之为“微剧评”,归纳起来,它具有如下特点:
1.评点式,碎片化
“微剧评”强调自我观剧体验,无需关照时代背景、戏剧历史,更无需学术准备、理论工具,它使用的方法体系是评点式、碎片化的。就微博来说,每条只允许140字,虽然也可以一则一则发送,或者以图片形式的长微博来容纳更多的字数,但它基本上还是评点式的。豆瓣等社区,虽然无字数限制,但仍是以三言两语居多,这也与社交媒体本身的特征相符。
以豆瓣小组中孟京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为例,总共989人参与打分评价,共有短评295条,试择数例:
小贩_:短小,但很棒。可好像还差一点点。
森狄:很喜欢孟京辉配廖一梅的组合,虽然是改编的剧本,揉进了很多中国特有的语言,演员卖力地表演,很是过瘾。整个演出的过程,非常享受!
Envinyatar:粗俗无美感;没觉得有多好笑;
遁了~:完全是排毒剧,把所有不开心都笑没了。但不养眼,笑的频率如此之高,长皱纹啊。
suin:其实觉得韩鹏翼版胜过张念烨,但孟京辉的团队似乎很看重张念烨,最近频频担男主角。小张胜在精力好,什么戏都能从头到尾的热情高涨撕心裂肺,特实在的一咆哮孩子……
Ig:还行。
卷福花生饼:蹦蹦跳跳的一出戏,演警察局长的是《初恋》里面的炮灰男,女旁白是《初恋》里面的现任女友,演疯子的是《两只狗》里面的哥哥,观察完毕。
Mosesathome:这是中国式的作品,已经和达里奥福无关,如果说有关系,也只是《西游记》和佛教的关系,借用了一下人物和故事梗概而已,情节已经不痛不痒。
Cherry:沒下限,沒节操,好欢乐,反社会现状,不錯。
素手纤纤:针砭时弊,风趣犀利。
番茄太妹:哥们演太卖力太给力了……意大利剧本被国产化得相当到位。
Yizhan:剧场布置得很有特色,小剧场看得很有氛围,茶馆的那段穿插很有意思,慢动作和回放的那段很精彩,与时俱进的吐槽... -->>
1867年,莱辛被聘为德国汉堡民族剧院的艺术顾问,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为剧院的演出撰写了104篇戏剧评论,后来分为上下两卷出版,题为《汉堡剧评》,这部皇皇巨著在戏剧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此勤奋的剧评人实属罕见。15世纪,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发明了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的方法,加速了知识的扩散,无疑也推动了戏剧理论的传播,《汉堡剧评》这份两周一期的小报,就是在莱辛买下的一家小印刷厂印制的。时间已经走过一个多世纪,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如果莱辛再世,他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他对戏剧的真知灼见呢?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戏剧活动表现出与上个世纪完全不同的面貌,戏剧批评也展现出新的风格。一方面,近几年来,话剧,尤其是商业化的剧目演出如火如荼,甚至泡沫化,另一方面,戏剧批评无论是阵地还是群体却在不断萎缩,媒体报道代替了学术评论,即使偶有评论文章,也多沦为无聊的吹捧。不过,混沌之中,一个新的现象却在悄然出现,即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戏剧批评,虽然迄今为止,它并未定型,尚未成为主流,但其快捷、互动、基于观众视角、碎片思维,无疑扩大了传统剧评的内涵与外延,为我们展示了有趣的创新潜能,将对戏剧生产与欣赏、消费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上的新宠
社交网络媒体正成为当今全球最为流行的新技术时尚,在美国,Facebook、Twitter和You Tube声称全球活动用户已经超过5亿人,其中2.5亿用户每天登录自己的“网络家园”,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着。在中国,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也成为各色人群共享信息的乐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到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除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网易等门户微博产品,还有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50余家网站提供微博服务。
社交媒体的能量仍在持续爆发,对于企业、商家、消费者来说它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议题。数字化交往不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文化活动方面也有着出色表现,新浪娱乐推出的“2010戏剧年终盘点”,其中有一部分便是《戏剧人拥抱微博》:2010年的戏剧圈的大事件似乎都与互联网技术和传媒发展紧密相关。林兆华、何念、孟京辉、张建国、郭德纲等名人们都戴上了最时髦的“围脖”,开始了微博生活,“控不控”不敢说,但热闹是一定的。这是个人的平台,想开炮、想道歉、想卖萌、想文艺都由您做主。
孟京辉个人在新浪的微博开通于2009年12月22日,截至2013年4月,拥有191万粉丝,也就是说,他每发一条微博,理论上会有上百万人读到。三年多的时间里,孟京辉共发微博4000余条,举凡排练、演出、看戏等戏剧活动,评价社会现象,可谓无所不包。2011年,孟京辉排演新戏《柔软》,几个月里,微博上排练花絮一直没断过。5月5日,《柔软》在杭州首演,孟京辉的微博适时地激发了观众的**。开演前几个小时,他发上舞台和彩排的图,附文“你是不是女人,这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判断”,甚至那句潮乎乎的“你硬了。你不是说对女人没有感觉吗?”引得那些还未出发去剧场的观众快要按捺不住了。
孟氏是一个善于使用新媒体的人,除了新浪微博,在淘宝上,还有孟京辉工作室官方店,在这里观众可以第一时间买到他所有剧目的票,会员还可以享受到折扣优惠。
豆瓣是一个富有文艺气息的社交网站,这里有丰富的书、影、音内容。小组则成为豆瓣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来源,大量的社交行为都聚集在小组中。在豆瓣上,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官方小组拥有5322个成员,由网友创立的孟京辉小组拥有2335个成员,此外,还可以搜索到与孟京辉相关的十余个舞台剧小组,在这些小组里,网友可以参与对具体剧目的打分,并发表评论。
社交媒体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不断地制造出新鲜的话题,随着移动终端的变革,网站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如针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客户端,人们花在社交媒体中的时间日趋增多,就舞台艺术而言,它不仅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还在互动、评论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二、人人都是剧评人
戏剧批评在戏剧实现其社会影响方面,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历经无数代戏剧活动,它业已确立了自己的格局,具有十分明确的美学原则、标准和任务。此外,对剧评人的专业背景、眼光,历来也有共识:“批评家和普通观众的不同在于,批评家更专业,并发展了一系列批评标准。”布罗凯特则更具体指出,“从某一层意义上说,每个看戏的人都是一个批评家,因为,不管为时多短,他对所见到的总有些批评。可是‘批评家’一词通常却是专指那些把批评意见刊载出来的人而言。理想的批评家应当是一个经验丰富而且经过严格训练的观众。”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向来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专业化在淡出,发表评论的常常是不见经传的普通观众,借助互联网,他的观点得以传播,为人所知的范围取决于他的社交圈子半径。
这种评论,没有报纸的截稿时间限制,不需要“把关人”的审核,当然也就削弱了发表的壁垒。以美国的戏剧传统为例,报纸评论一般在首演的次日见报,这是一种“立即反应式批评”。但是,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几乎在演出结束的同时就问世了,甚至是“现场点评”的。
社交媒体上的剧评一个最普遍的特征是篇幅短小,我们姑且名之为“微剧评”,归纳起来,它具有如下特点:
1.评点式,碎片化
“微剧评”强调自我观剧体验,无需关照时代背景、戏剧历史,更无需学术准备、理论工具,它使用的方法体系是评点式、碎片化的。就微博来说,每条只允许140字,虽然也可以一则一则发送,或者以图片形式的长微博来容纳更多的字数,但它基本上还是评点式的。豆瓣等社区,虽然无字数限制,但仍是以三言两语居多,这也与社交媒体本身的特征相符。
以豆瓣小组中孟京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为例,总共989人参与打分评价,共有短评295条,试择数例:
小贩_:短小,但很棒。可好像还差一点点。
森狄:很喜欢孟京辉配廖一梅的组合,虽然是改编的剧本,揉进了很多中国特有的语言,演员卖力地表演,很是过瘾。整个演出的过程,非常享受!
Envinyatar:粗俗无美感;没觉得有多好笑;
遁了~:完全是排毒剧,把所有不开心都笑没了。但不养眼,笑的频率如此之高,长皱纹啊。
suin:其实觉得韩鹏翼版胜过张念烨,但孟京辉的团队似乎很看重张念烨,最近频频担男主角。小张胜在精力好,什么戏都能从头到尾的热情高涨撕心裂肺,特实在的一咆哮孩子……
Ig:还行。
卷福花生饼:蹦蹦跳跳的一出戏,演警察局长的是《初恋》里面的炮灰男,女旁白是《初恋》里面的现任女友,演疯子的是《两只狗》里面的哥哥,观察完毕。
Mosesathome:这是中国式的作品,已经和达里奥福无关,如果说有关系,也只是《西游记》和佛教的关系,借用了一下人物和故事梗概而已,情节已经不痛不痒。
Cherry:沒下限,沒节操,好欢乐,反社会现状,不錯。
素手纤纤:针砭时弊,风趣犀利。
番茄太妹:哥们演太卖力太给力了……意大利剧本被国产化得相当到位。
Yizhan:剧场布置得很有特色,小剧场看得很有氛围,茶馆的那段穿插很有意思,慢动作和回放的那段很精彩,与时俱进的吐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