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乱扯西游释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师徒离开比丘国,之后又见一座高山峻岭。 唐僧那是一贯的心惊,咱们也都习惯了。到了山脚下,看着山景,忽闻啼鸟之声,又起思乡之念。悟空就又劝师父,八戒牢骚,沙僧现在无比信任大师兄,就赶紧拍猴儿屁。
心动则魔生啊,看来唐僧就得要再度经受考验了
走着走着,见一派黑松大林。走了半截儿,唐僧叫道,“徒弟,一向西来,无数的山林崎险,幸得此间清雅,一路太平。这林中奇花异卉,其实可人情意!我要在此坐坐,一则歇马,二则腹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来我吃。”唐僧的话里有文章呀,老吴必然又在隐指什么了。有点像是说某个明朝皇帝经历了一些风雨,之后贪图享乐什么的。
大圣纵筋斗到了半空,回头观看,只见松林中祥云缥缈,瑞霭氤氲。他忽失声叫道,“好啊,好啊!”你道他叫好做甚?原来夸奖唐僧,说他是金蝉长老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此祥瑞罩头。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行者大惊道,“那黑气里必定有邪了,我那八戒、沙僧却不会放甚黑气。”
唐僧本在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前去观看,见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上半截使葛滕绑在树上,下半截埋在土里。
长老立定脚,问他一句道,“女菩萨,你有甚事,绑在此间?”咦!分明这厮是个妖怪,长老肉眼凡胎,却不能认得。那怪见他来问,泪如泉涌。你看他桃腮垂泪,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悲,有闭月羞花之貌。长老实不敢近前,又开口问道,“女菩萨,你端的有何罪过?说与贫僧,却好救你。”
这是很有意思的,唐僧明显被女色又有所惑动,于是那妖精巧语花言,虑情假意,编了一套瞎话,说罢泪下如雨。
三藏真个慈心,也就忍不住吊下泪来,声音哽咽。
唐僧为什么落泪,估计老吴还是要继续映射嘉靖皇帝的事情了。
长老就让徒弟来救人,老猪于是上前打算动手。悟空刚好回来,就将老猪给弄了个跟头。八戒抱怨,猴儿说那是个妖精。唐僧喝道;“你这泼猴,又来胡说了!怎么这等一个女子,就认得他是个妖怪!”
猴儿给师父解释,不想八戒借机捣乱,惹得悟空翻了老猪的陈年旧事出来。唐僧一听,就知道了猴儿其实在说自己哩,便只好不再坚持救人。
但是那个好妖精,继续给唐僧吹风儿,“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唐僧在马上听得这般叫唤,便又要悟空去救那个小娘子了。
行者问,“八戒,你听见么?”八戒道,“耳大遮住了,不曾听见。”又问,“沙僧,你听见么?”沙僧道,“我挑担前走,不曾在心,也不曾听见。”行者道,“老孙也不曾听见。师父,他叫什么?偏你听见。”
八戒和沙僧明显是了解猴儿的性格的,不能说听见了,听见了也得装不知道,否则很可能要挨揍。
唐僧不这么想,一来妖怪说得有道理,二来还是个娇滴滴的美人儿哩。和尚便絮絮叨叨的建议救人,猴儿烦了,你随便吧,俺再坚持的话,说不定你就得念那紧箍咒了。
唐僧让八戒救了妖怪出来,解了那个老鼠精的上半截绳子,用钯筑出下半截身子。
这个老鼠精的做法很奇怪,但是就应了哪吒后来说的,这个妖怪还有个名字叫“半截观音”。这个半截观音,其实是南方一种植物(也是佛家所认为的一种很神圣的花草),春天的时候,先开花,再长叶子。花开的最艳丽的时候,是很有点类似半截观音的形象。
悟空便嘿嘿冷笑,唐僧就不高兴。猴儿打算调侃师傅,就建议唐僧和妖怪同乘坐一匹马。
注意看唐僧啊,是怎么做的。三藏沉吟道,“我那里好与他同马!”“他怎生得去?”三藏道,“教八戒驮他走罢。”
唐僧是在磨蹭甚么哩?明显和尚是很乐意和妖怪一块骑马的,但是不行啊。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唐僧心里有西梁女王。
猴儿便笑道,“呆子造化到了!”八戒道,“远路没轻担。教我驮人,有甚造化?”行者道,“你那嘴长,驮着他,转过嘴来,计较私情话儿,却不便益?”八戒闻此言,捶胸暴跳道,“不好,不好!师父要打我几下,宁可忍疼。背着他决不得干净,师兄一生会赃埋人。我驮不成!”
八戒忽然明白了,知道悟空是在调侃师父,却拿自己来戏弄一番。这哪敢答应啊,否则大师兄的哭丧棒就得招呼自己呀。但也能够说明,八戒心里也有自己的想念人,所以能够忍受住诱惑。
沙僧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说话的,因为他最忌惮女人,尤其是害怕漂亮的女子。
于是唐僧只好让妖怪上马,自己几个步行。走了二三十里,天色将晚。到了一处寺院。
长老拽步近前,只见那寺门东倒西歪,院内萧条,忍不住心中凄惨,忽然吊下泪来。
唐僧为什么落泪?看来这里有古怪了,老吴是在埋设伏笔的。
老和尚看见那钟鼓楼俱倒了,止有一口铜钟,札在地下。上半截如雪之白,下半截如靛之青。原来是日久年深,上边被雨淋白,下边是土气上的铜青。三藏用手摸着钟,高叫道,“钟啊!你—也曾悬挂高楼吼,也曾鸣远彩梁声。也曾鸡啼就报晓,也曾天晚送黄昏。不知化铜的道人归何处,铸铜匠作那边存。想他二命归阴府,他无踪迹你无声。”
长老高声赞叹,不觉的惊动一个侍奉香火的道人。他听见人语,就拾一块断砖,照钟上打将去。那钟当的响了一声,把个长老唬了一跌;挣起身要走,又绊着树根,扑的又是一跌。长老倒在地下,抬头又叫道,“钟啊—贫僧正然感叹你,忽的叮当响一声。想是西天路上无人到,日久多年变作精。”
哦,估计老吴还是在继续映射嘉靖皇帝了。但是老爷子挺坏,继续拿佛家来开涮。这个钟怎么可能成精哩?别人说能成精可以理解点儿,但是僧人绝对不会也不敢这么想的。
那道人赶紧给唐僧解释,但是唐僧看人家长的黑,就认为是魍魉妖邪。
不会错了,就是在映射嘉靖,不但损了佛家,而且将道教也给借机埋汰了下子。老吴是在故意引用“道人”这个词,在古代,道人既可以是和尚,也能认为是道士。
唐僧后来相信这个道人的话了,就问这里如何这般狼狈?
那个道人笑道,“老爷,这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阴就来寺里藏身,被他把佛像推倒垫坐,木植搬来烧火。本寺僧人软弱,不敢与他讲论,因此把这前边破房都舍与那些强人安歇,从新另化了些施主,盖得一所寺院。清混各一,这是西方的事情。”三藏道,“原来是如此。”
这里道人的话很不好理解,后来也没有给出解释,并没有看到甚么强盗土匪的。说明,老吴是在隐指什么?
此处乃是镇海禅林寺,里面的和尚原来是“手中摇着播郎鼓,口念番经听不真”的喇嘛僧人。喇嘛僧,一般指的是密宗和尚。
那喇嘛和尚,走出门来,看见三藏眉清目秀,额阔顶平,耳垂肩,手过膝,好似罗汉临凡,十分俊雅。他走上前扯住,满面笑唏唏的与他捻手捻脚,摸他鼻子,揪他耳杂,以示亲近之意。
咱们也搞不清楚,这个喇嘛见了和尚,应该如何表达亲近,或许就是像老吴这么描述的也说不定啊。
唐僧说自己是来自东土,要西天取经的。那喇嘛便笑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我们不是好意要出家的,皆因父母生身,命犯华盖,家里养不住,才舍断了出家。既做了佛门弟子,切莫说脱空之话。”三藏道,“我是老实话。”和尚道,“那... -->>
师徒离开比丘国,之后又见一座高山峻岭。 唐僧那是一贯的心惊,咱们也都习惯了。到了山脚下,看着山景,忽闻啼鸟之声,又起思乡之念。悟空就又劝师父,八戒牢骚,沙僧现在无比信任大师兄,就赶紧拍猴儿屁。
心动则魔生啊,看来唐僧就得要再度经受考验了
走着走着,见一派黑松大林。走了半截儿,唐僧叫道,“徒弟,一向西来,无数的山林崎险,幸得此间清雅,一路太平。这林中奇花异卉,其实可人情意!我要在此坐坐,一则歇马,二则腹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来我吃。”唐僧的话里有文章呀,老吴必然又在隐指什么了。有点像是说某个明朝皇帝经历了一些风雨,之后贪图享乐什么的。
大圣纵筋斗到了半空,回头观看,只见松林中祥云缥缈,瑞霭氤氲。他忽失声叫道,“好啊,好啊!”你道他叫好做甚?原来夸奖唐僧,说他是金蝉长老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此祥瑞罩头。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行者大惊道,“那黑气里必定有邪了,我那八戒、沙僧却不会放甚黑气。”
唐僧本在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前去观看,见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上半截使葛滕绑在树上,下半截埋在土里。
长老立定脚,问他一句道,“女菩萨,你有甚事,绑在此间?”咦!分明这厮是个妖怪,长老肉眼凡胎,却不能认得。那怪见他来问,泪如泉涌。你看他桃腮垂泪,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悲,有闭月羞花之貌。长老实不敢近前,又开口问道,“女菩萨,你端的有何罪过?说与贫僧,却好救你。”
这是很有意思的,唐僧明显被女色又有所惑动,于是那妖精巧语花言,虑情假意,编了一套瞎话,说罢泪下如雨。
三藏真个慈心,也就忍不住吊下泪来,声音哽咽。
唐僧为什么落泪,估计老吴还是要继续映射嘉靖皇帝的事情了。
长老就让徒弟来救人,老猪于是上前打算动手。悟空刚好回来,就将老猪给弄了个跟头。八戒抱怨,猴儿说那是个妖精。唐僧喝道;“你这泼猴,又来胡说了!怎么这等一个女子,就认得他是个妖怪!”
猴儿给师父解释,不想八戒借机捣乱,惹得悟空翻了老猪的陈年旧事出来。唐僧一听,就知道了猴儿其实在说自己哩,便只好不再坚持救人。
但是那个好妖精,继续给唐僧吹风儿,“师父啊,你放着活人的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唐僧在马上听得这般叫唤,便又要悟空去救那个小娘子了。
行者问,“八戒,你听见么?”八戒道,“耳大遮住了,不曾听见。”又问,“沙僧,你听见么?”沙僧道,“我挑担前走,不曾在心,也不曾听见。”行者道,“老孙也不曾听见。师父,他叫什么?偏你听见。”
八戒和沙僧明显是了解猴儿的性格的,不能说听见了,听见了也得装不知道,否则很可能要挨揍。
唐僧不这么想,一来妖怪说得有道理,二来还是个娇滴滴的美人儿哩。和尚便絮絮叨叨的建议救人,猴儿烦了,你随便吧,俺再坚持的话,说不定你就得念那紧箍咒了。
唐僧让八戒救了妖怪出来,解了那个老鼠精的上半截绳子,用钯筑出下半截身子。
这个老鼠精的做法很奇怪,但是就应了哪吒后来说的,这个妖怪还有个名字叫“半截观音”。这个半截观音,其实是南方一种植物(也是佛家所认为的一种很神圣的花草),春天的时候,先开花,再长叶子。花开的最艳丽的时候,是很有点类似半截观音的形象。
悟空便嘿嘿冷笑,唐僧就不高兴。猴儿打算调侃师傅,就建议唐僧和妖怪同乘坐一匹马。
注意看唐僧啊,是怎么做的。三藏沉吟道,“我那里好与他同马!”“他怎生得去?”三藏道,“教八戒驮他走罢。”
唐僧是在磨蹭甚么哩?明显和尚是很乐意和妖怪一块骑马的,但是不行啊。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唐僧心里有西梁女王。
猴儿便笑道,“呆子造化到了!”八戒道,“远路没轻担。教我驮人,有甚造化?”行者道,“你那嘴长,驮着他,转过嘴来,计较私情话儿,却不便益?”八戒闻此言,捶胸暴跳道,“不好,不好!师父要打我几下,宁可忍疼。背着他决不得干净,师兄一生会赃埋人。我驮不成!”
八戒忽然明白了,知道悟空是在调侃师父,却拿自己来戏弄一番。这哪敢答应啊,否则大师兄的哭丧棒就得招呼自己呀。但也能够说明,八戒心里也有自己的想念人,所以能够忍受住诱惑。
沙僧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说话的,因为他最忌惮女人,尤其是害怕漂亮的女子。
于是唐僧只好让妖怪上马,自己几个步行。走了二三十里,天色将晚。到了一处寺院。
长老拽步近前,只见那寺门东倒西歪,院内萧条,忍不住心中凄惨,忽然吊下泪来。
唐僧为什么落泪?看来这里有古怪了,老吴是在埋设伏笔的。
老和尚看见那钟鼓楼俱倒了,止有一口铜钟,札在地下。上半截如雪之白,下半截如靛之青。原来是日久年深,上边被雨淋白,下边是土气上的铜青。三藏用手摸着钟,高叫道,“钟啊!你—也曾悬挂高楼吼,也曾鸣远彩梁声。也曾鸡啼就报晓,也曾天晚送黄昏。不知化铜的道人归何处,铸铜匠作那边存。想他二命归阴府,他无踪迹你无声。”
长老高声赞叹,不觉的惊动一个侍奉香火的道人。他听见人语,就拾一块断砖,照钟上打将去。那钟当的响了一声,把个长老唬了一跌;挣起身要走,又绊着树根,扑的又是一跌。长老倒在地下,抬头又叫道,“钟啊—贫僧正然感叹你,忽的叮当响一声。想是西天路上无人到,日久多年变作精。”
哦,估计老吴还是在继续映射嘉靖皇帝了。但是老爷子挺坏,继续拿佛家来开涮。这个钟怎么可能成精哩?别人说能成精可以理解点儿,但是僧人绝对不会也不敢这么想的。
那道人赶紧给唐僧解释,但是唐僧看人家长的黑,就认为是魍魉妖邪。
不会错了,就是在映射嘉靖,不但损了佛家,而且将道教也给借机埋汰了下子。老吴是在故意引用“道人”这个词,在古代,道人既可以是和尚,也能认为是道士。
唐僧后来相信这个道人的话了,就问这里如何这般狼狈?
那个道人笑道,“老爷,这山中多有妖邪强寇,天色清明,沿山打劫,天阴就来寺里藏身,被他把佛像推倒垫坐,木植搬来烧火。本寺僧人软弱,不敢与他讲论,因此把这前边破房都舍与那些强人安歇,从新另化了些施主,盖得一所寺院。清混各一,这是西方的事情。”三藏道,“原来是如此。”
这里道人的话很不好理解,后来也没有给出解释,并没有看到甚么强盗土匪的。说明,老吴是在隐指什么?
此处乃是镇海禅林寺,里面的和尚原来是“手中摇着播郎鼓,口念番经听不真”的喇嘛僧人。喇嘛僧,一般指的是密宗和尚。
那喇嘛和尚,走出门来,看见三藏眉清目秀,额阔顶平,耳垂肩,手过膝,好似罗汉临凡,十分俊雅。他走上前扯住,满面笑唏唏的与他捻手捻脚,摸他鼻子,揪他耳杂,以示亲近之意。
咱们也搞不清楚,这个喇嘛见了和尚,应该如何表达亲近,或许就是像老吴这么描述的也说不定啊。
唐僧说自己是来自东土,要西天取经的。那喇嘛便笑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我们不是好意要出家的,皆因父母生身,命犯华盖,家里养不住,才舍断了出家。既做了佛门弟子,切莫说脱空之话。”三藏道,“我是老实话。”和尚道,“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