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陈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的影响,无非越人习惯于将狗叫做狗,而广东人变着法儿将狗叫成了“地羊”罢了。
吃了几千年的狗肉,因为那酒,伴随那肉,这就难怪诸暨人身上冒着一股浓浓的仗义直言、爽快率直的气息。说诸暨人像北方人,这一点也不足为奇,诸暨人也会大碗渴酒,大块吃肉,那便是吃狗肉时嘻嘻哈哈的场面,历练时久,也便浑然天成地具备北方人的豪气。北方人的豪气说到底是饮食结构的使然。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其性格脾气迥然不同,前者软绵绵阴柔有余,后者硬棒棒阳刚猛烈。人虽不是一般的动物,但人毕竟也是高级动物。诸暨人藉四季中有整整一季与狗肉为伴,其性格脾气独异于周边地区,这便是令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诸暨人脾气特别的奥妙所在。
当然,最令人自豪的还是那诸暨人的侠义。诸暨人以拳脚相向捍卫自己,也以拳脚相向见义勇为。这种人文精神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其源头却也不可不提及活杀狗肉。这里有个故事,说的虽不是诸暨的事,却与诸暨人吃狗肉、交朋友、生侠气有关。汉书?樊哙传记:秦朝末年的沛县城里有个卖狗肉的樊哙,生意很不错。年轻时的刘邦穷困不堪,喜吃他的狗肉却从不给钱,樊哙看见他就躲。有一天,刘邦找遍全城,却不见樊哙,无意中发现他还在河对岸卖狗肉。只见河上无桥,心中焦急。有道是天老爷可怜见,忽然从河中间游过来一只大鼋,驮刘邦到了北岸,又吃上了樊哙的狗肉。后来樊哙想法捉住了巨鼋,并且下锅与狗肉同煮。哪知鼋汁加狗肉锦上添花,味道更加鲜美,成就了一道著名的“樊哙狗肉”此后刘邦还是天天白吃。刘邦斩蛇起义后,樊哙也跟随他参加了起义,并成为他的得力战将。鸿门宴上,樊哙还舍命救了刘邦一次呢!慢慢地,这个故事就传开了“狗肉朋友”这句俗语也变得家喻户晓。这一起君臣之交事件发生在山东,与越国的勾践与范蠡的君臣之交,自然是天壤之别。听闻这个故事,诸暨人的脸一定像熏过的狗肉一样,火辣辣地红过,好在诸暨人生生抛却了祖宗见不得人的劣根性,在吃狗肉的过程中取精华剔糟粕,朵颐大快,细细品尝,终于在岁月的更替中,体味出什么叫友情什么叫忠诚什么叫为朋友两肋插刀当然,最值得庆幸的是,诸暨人那么爱吃狗肉,吃了几千年,但身上竟没有丝毫的狗的奴性,这是诸暨人最可自豪的地方。吃狗肉而吃出人格秉性,这一点,确是意外的收获。
从历史中得到的一点穿凿附会毕竟牵强,倘论及吃狗肉与诸暨人性格脾气的关系,最终还要落脚于狗肉在诸暨人身上所起的反应。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俗话说:“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本草纲目中载,狗肉能滋补血气,专走脾肾二经而瞬时暖胃祛寒“补肾壮阳”服之能使气血溢沛,百脉沸腾。所以,中医历来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有补肾、益精、温补、壮阳等功用。照此说来,诸暨人在寒冷的冬季里,天天吃狗肉,天天喝黄酒,那简直赛过神仙皇帝的日子了。诸暨人无师自通地大吃特吃中药一样的狗肉,结果吃出了一身健康,吃出了一身豪爽,吃出了浑身暖烘烘。我想,只要诸暨人耕读传家、吃苦耐劳、创强争先的精神不变,偶尔因为一碗狗肉下肚,周身发热而言词激烈,甚或发展到拳脚相向,那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比起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来,诸暨人这样做似乎更侧重于维护自己的面子,捍卫做人的尊严,尽管看上去都有些傻傻乎乎,但也算是傻得可爱了。
爱吃狗肉的诸暨人,并不是因为嘴馋,实在是因为狗肉乃人间的至味。那个说过“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曾在“潍县答金棕亭”中写道:“世间之物,一物有一物之味,各不相同。而人之所嗜,各有所喜,亦各有所不喜或有兼而好之,其人必不知味也。凡物,质味两佳者固多,有质无味者亦不少。若素食中之刀豆、茭白、茄子,荤腥中之海参、猪肝、羊肚、黄鳗,皆有质而无味,一尝即不思再食。鳞介中之蟹,蔬中之笋,水果中之荔枝,皆质美而味醇,苟一尝之,令人一再思食。此所谓天生尤物也然觉物之具有至味,虽久嗜而不厌者,舍狗肉莫能胜也!”板桥之于狗肉,不仅是嗜好,而且还有神而往之的意味。这令我大感意外。意外的第一层意思是,原来狗肉乃是人间的至味和神味,且为先贤所大为赞赏。意外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原来人间的至味和神味,竟散布于所居城市的角角落落,它们触目皆是,省略了我的寻寻觅觅,一抬头,一呼吸,我就能轻而易举抓住它香喷喷的尾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诸暨人吃狗肉,吃的竟是一种文化。
人的影响,无非越人习惯于将狗叫做狗,而广东人变着法儿将狗叫成了“地羊”罢了。
吃了几千年的狗肉,因为那酒,伴随那肉,这就难怪诸暨人身上冒着一股浓浓的仗义直言、爽快率直的气息。说诸暨人像北方人,这一点也不足为奇,诸暨人也会大碗渴酒,大块吃肉,那便是吃狗肉时嘻嘻哈哈的场面,历练时久,也便浑然天成地具备北方人的豪气。北方人的豪气说到底是饮食结构的使然。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其性格脾气迥然不同,前者软绵绵阴柔有余,后者硬棒棒阳刚猛烈。人虽不是一般的动物,但人毕竟也是高级动物。诸暨人藉四季中有整整一季与狗肉为伴,其性格脾气独异于周边地区,这便是令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诸暨人脾气特别的奥妙所在。
当然,最令人自豪的还是那诸暨人的侠义。诸暨人以拳脚相向捍卫自己,也以拳脚相向见义勇为。这种人文精神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其源头却也不可不提及活杀狗肉。这里有个故事,说的虽不是诸暨的事,却与诸暨人吃狗肉、交朋友、生侠气有关。汉书?樊哙传记:秦朝末年的沛县城里有个卖狗肉的樊哙,生意很不错。年轻时的刘邦穷困不堪,喜吃他的狗肉却从不给钱,樊哙看见他就躲。有一天,刘邦找遍全城,却不见樊哙,无意中发现他还在河对岸卖狗肉。只见河上无桥,心中焦急。有道是天老爷可怜见,忽然从河中间游过来一只大鼋,驮刘邦到了北岸,又吃上了樊哙的狗肉。后来樊哙想法捉住了巨鼋,并且下锅与狗肉同煮。哪知鼋汁加狗肉锦上添花,味道更加鲜美,成就了一道著名的“樊哙狗肉”此后刘邦还是天天白吃。刘邦斩蛇起义后,樊哙也跟随他参加了起义,并成为他的得力战将。鸿门宴上,樊哙还舍命救了刘邦一次呢!慢慢地,这个故事就传开了“狗肉朋友”这句俗语也变得家喻户晓。这一起君臣之交事件发生在山东,与越国的勾践与范蠡的君臣之交,自然是天壤之别。听闻这个故事,诸暨人的脸一定像熏过的狗肉一样,火辣辣地红过,好在诸暨人生生抛却了祖宗见不得人的劣根性,在吃狗肉的过程中取精华剔糟粕,朵颐大快,细细品尝,终于在岁月的更替中,体味出什么叫友情什么叫忠诚什么叫为朋友两肋插刀当然,最值得庆幸的是,诸暨人那么爱吃狗肉,吃了几千年,但身上竟没有丝毫的狗的奴性,这是诸暨人最可自豪的地方。吃狗肉而吃出人格秉性,这一点,确是意外的收获。
从历史中得到的一点穿凿附会毕竟牵强,倘论及吃狗肉与诸暨人性格脾气的关系,最终还要落脚于狗肉在诸暨人身上所起的反应。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俗话说:“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喝了狗肉汤,冬天能把棉被当”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本草纲目中载,狗肉能滋补血气,专走脾肾二经而瞬时暖胃祛寒“补肾壮阳”服之能使气血溢沛,百脉沸腾。所以,中医历来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有补肾、益精、温补、壮阳等功用。照此说来,诸暨人在寒冷的冬季里,天天吃狗肉,天天喝黄酒,那简直赛过神仙皇帝的日子了。诸暨人无师自通地大吃特吃中药一样的狗肉,结果吃出了一身健康,吃出了一身豪爽,吃出了浑身暖烘烘。我想,只要诸暨人耕读传家、吃苦耐劳、创强争先的精神不变,偶尔因为一碗狗肉下肚,周身发热而言词激烈,甚或发展到拳脚相向,那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比起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来,诸暨人这样做似乎更侧重于维护自己的面子,捍卫做人的尊严,尽管看上去都有些傻傻乎乎,但也算是傻得可爱了。
爱吃狗肉的诸暨人,并不是因为嘴馋,实在是因为狗肉乃人间的至味。那个说过“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曾在“潍县答金棕亭”中写道:“世间之物,一物有一物之味,各不相同。而人之所嗜,各有所喜,亦各有所不喜或有兼而好之,其人必不知味也。凡物,质味两佳者固多,有质无味者亦不少。若素食中之刀豆、茭白、茄子,荤腥中之海参、猪肝、羊肚、黄鳗,皆有质而无味,一尝即不思再食。鳞介中之蟹,蔬中之笋,水果中之荔枝,皆质美而味醇,苟一尝之,令人一再思食。此所谓天生尤物也然觉物之具有至味,虽久嗜而不厌者,舍狗肉莫能胜也!”板桥之于狗肉,不仅是嗜好,而且还有神而往之的意味。这令我大感意外。意外的第一层意思是,原来狗肉乃是人间的至味和神味,且为先贤所大为赞赏。意外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原来人间的至味和神味,竟散布于所居城市的角角落落,它们触目皆是,省略了我的寻寻觅觅,一抬头,一呼吸,我就能轻而易举抓住它香喷喷的尾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诸暨人吃狗肉,吃的竟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