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崔哲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常会看到某些人,到处在别人的文章后面跟贴,要么冠以“偏激”之词对文章予以全盘否定,要么冠以“极端”之词,以示其对文章写作者的轻蔑。不论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像这种喜欢拿着“偏激”和“极端”等词汇,对他人的言论和文字以及文章,不断进行基于他们个人主观立场上的妄加菲薄,力图一脚就想把别人踩死的人,又何其多也!但是在很多时候,被批评者们几乎都有点晕头晕脑,甚感莫名其妙。为啥?因为那些习惯了随意使用“偏激”“极端”之类的词汇,并经常对别人的言论和文章进行主观批判和全盘否定的人,在用“偏激”“极端”之类的词汇时,到底是出于下意识的口僻习惯,还是在认真阅读了作者的文章内容之后发表的主观感想,就不得而知了。何况,文章也无非就是文章。任何文章,哪怕是早就成名大作家们写地文章,也难免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看,这本身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所谓“众口难调”
那些总是喜欢随意地用“偏激”“极端”之类的词汇,总是站在一个自以为是的立场上去胡乱对他人的文章和言论进行妄加菲薄的人,当你让他们说出为什么“偏激”为什么“极端”的理由出来,他们反倒什么也说不出来,反正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吧,于是“偏激”“极端”等大帽子就扣上来了。
举个例子说说。
之前我写过一篇有关书法的小论文,当作杂文发到很多文学网站上去了。一般来说,编辑的点评差不多都是可取的,矛盾经常会发生在文章后面的跟贴里。有位练过书法的专家,听说还是省级书协会员,他对我那篇的评论是:“有意思,这文有借鉴价值”这话我听着自然高兴,不是因为被人夸了就想蹦高,而是因为自己写的也无非就是一家之言,自我感觉是:辛苦总结的个人经验并写出来的东西,只要还能对他人有那么点借鉴意义,这文就没算白写,这就是“听着高兴”的心理原因。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抱着交流探讨的心态来看待别人的文章的。就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的有关书法的小论文里,留下了这么一句话:“虽然我没练过书法,但是感觉你很偏激,众所周知练书法是必须要从临帖开始的,而你却想劝大家放弃这个传统”还有更厉害的,竟然留下了这么一句话:“这文的作者是个白痴,简直偏激到了极点,练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的常识都不懂!”
看到这两位的留言,我可以肯定这两位,不是真正对书法感兴趣的人,也不是想练习书法的人,也可以肯定这两位,在他们的主观上压根就不想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探讨。那么他们干嘛留言呢?“踩个脚印留个贱影,让别人惦记我”的心态,恐怕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而人类的心理的确很奇妙,往往比较容易记住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不过这“记住”却并不是褒义的,而恰恰是贬义的。这不,我也记住了这两个人,而且在本文中还拿他们说事呢。
以前画画的时候,没人说过我“偏激”“极端”“固执”什么的,因为画这种东西,用“偏激”“极端”等字眼来形容的话,很显然不伦不类,并显得驴唇不对马嘴。而从开始写文章,从开始想恢复自己写点东西的欲望以来“偏激”“极端”等等类似的词汇,就开始没完没了地纠缠我了。以前写过的不少诗词歌赋以及散文,一般很难获得“偏激”“极端”等诸如此类的“荣誉勋章”戴戴,虽然也有偶然的例子,但是一般不常见。倒是写过的不少杂文,不论我主观上有多么想拒绝戴“偏激”“极端”等诸如此类的大帽子,但是有些人还是一厢情愿并强人所难地硬要给我戴上了。而当我质问他们为什么要给我戴这些帽子的理由时,答案几乎都是模糊而荒唐的。“自己想去”“白痴”“脑障”“弱智”“低能”“胡言乱语”“全篇都在胡说八道”“看不懂在你的文中你想表达的是什么”“骂人的话多”“写文章怎么可以用脏字?文品太低!”“强烈鄙视写此文的作者!”等等等等。由此,倒让我真正清醒了:反正我知道了我写的文字,总会有人喜欢也总会有人不喜欢。众口难调的文字,难免会让一部分人暴跳如雷,难免会让一部分人站到我的对立面,并竭力的来否定我的文章。
我也曾经给他们回复过这样的留言:“对文章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的行为,并不见得你们就比我更好到哪里去了,往别人头上乱扣帽子的事情谁都会干。既然你们要给我扣帽子,总得说出点道理来,咱们就事论事,有理讲理,否则没理的话,就哪凉... -->>
经常会看到某些人,到处在别人的文章后面跟贴,要么冠以“偏激”之词对文章予以全盘否定,要么冠以“极端”之词,以示其对文章写作者的轻蔑。不论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像这种喜欢拿着“偏激”和“极端”等词汇,对他人的言论和文字以及文章,不断进行基于他们个人主观立场上的妄加菲薄,力图一脚就想把别人踩死的人,又何其多也!但是在很多时候,被批评者们几乎都有点晕头晕脑,甚感莫名其妙。为啥?因为那些习惯了随意使用“偏激”“极端”之类的词汇,并经常对别人的言论和文章进行主观批判和全盘否定的人,在用“偏激”“极端”之类的词汇时,到底是出于下意识的口僻习惯,还是在认真阅读了作者的文章内容之后发表的主观感想,就不得而知了。何况,文章也无非就是文章。任何文章,哪怕是早就成名大作家们写地文章,也难免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看,这本身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所谓“众口难调”
那些总是喜欢随意地用“偏激”“极端”之类的词汇,总是站在一个自以为是的立场上去胡乱对他人的文章和言论进行妄加菲薄的人,当你让他们说出为什么“偏激”为什么“极端”的理由出来,他们反倒什么也说不出来,反正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吧,于是“偏激”“极端”等大帽子就扣上来了。
举个例子说说。
之前我写过一篇有关书法的小论文,当作杂文发到很多文学网站上去了。一般来说,编辑的点评差不多都是可取的,矛盾经常会发生在文章后面的跟贴里。有位练过书法的专家,听说还是省级书协会员,他对我那篇的评论是:“有意思,这文有借鉴价值”这话我听着自然高兴,不是因为被人夸了就想蹦高,而是因为自己写的也无非就是一家之言,自我感觉是:辛苦总结的个人经验并写出来的东西,只要还能对他人有那么点借鉴意义,这文就没算白写,这就是“听着高兴”的心理原因。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抱着交流探讨的心态来看待别人的文章的。就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的有关书法的小论文里,留下了这么一句话:“虽然我没练过书法,但是感觉你很偏激,众所周知练书法是必须要从临帖开始的,而你却想劝大家放弃这个传统”还有更厉害的,竟然留下了这么一句话:“这文的作者是个白痴,简直偏激到了极点,练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的常识都不懂!”
看到这两位的留言,我可以肯定这两位,不是真正对书法感兴趣的人,也不是想练习书法的人,也可以肯定这两位,在他们的主观上压根就不想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探讨。那么他们干嘛留言呢?“踩个脚印留个贱影,让别人惦记我”的心态,恐怕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而人类的心理的确很奇妙,往往比较容易记住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不过这“记住”却并不是褒义的,而恰恰是贬义的。这不,我也记住了这两个人,而且在本文中还拿他们说事呢。
以前画画的时候,没人说过我“偏激”“极端”“固执”什么的,因为画这种东西,用“偏激”“极端”等字眼来形容的话,很显然不伦不类,并显得驴唇不对马嘴。而从开始写文章,从开始想恢复自己写点东西的欲望以来“偏激”“极端”等等类似的词汇,就开始没完没了地纠缠我了。以前写过的不少诗词歌赋以及散文,一般很难获得“偏激”“极端”等诸如此类的“荣誉勋章”戴戴,虽然也有偶然的例子,但是一般不常见。倒是写过的不少杂文,不论我主观上有多么想拒绝戴“偏激”“极端”等诸如此类的大帽子,但是有些人还是一厢情愿并强人所难地硬要给我戴上了。而当我质问他们为什么要给我戴这些帽子的理由时,答案几乎都是模糊而荒唐的。“自己想去”“白痴”“脑障”“弱智”“低能”“胡言乱语”“全篇都在胡说八道”“看不懂在你的文中你想表达的是什么”“骂人的话多”“写文章怎么可以用脏字?文品太低!”“强烈鄙视写此文的作者!”等等等等。由此,倒让我真正清醒了:反正我知道了我写的文字,总会有人喜欢也总会有人不喜欢。众口难调的文字,难免会让一部分人暴跳如雷,难免会让一部分人站到我的对立面,并竭力的来否定我的文章。
我也曾经给他们回复过这样的留言:“对文章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的行为,并不见得你们就比我更好到哪里去了,往别人头上乱扣帽子的事情谁都会干。既然你们要给我扣帽子,总得说出点道理来,咱们就事论事,有理讲理,否则没理的话,就哪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