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楚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媚眼学不会,哭又不感人,怎么得了?女人的两样武器你一样都不会用。这些都是女孩子必备的资本啊,女人要通过征服男人来进而征服世界。”
“谁说玲不会征服男人?人家自有绝活儿,老师您就不懂了。”琳插话道。
玲一个白眼飞过去:
“我是有绝活儿啊,用不着象某些人天天准备那么多套啊、药的,整天揣在口袋里。哼!”
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
老师忙喝止住:
“好了好了!忍耐!忘了吗?学会忍耐,不然怎么社会化?”
琳张张嘴,没说话。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琳忙跑过去找阿真:
“哦!浑身烟味儿。嗯今晚老地方,我等你。”
阿真踌躇半晌。他的脑海里又闪过“眼波才动被人猜”的诗句来,一个女孩子远去的美丽的背影在视野的深处掠过。
“嗯我”
“不爱去就算了!哼!”
一个媚眼狠狠的打在了阿真的跨下。
夕阳沉入远山,暮霭渐渐升起。阿真扶了扶眼镜,心脏在寂寥中咚咚的跳动着。他鬼使神差的又来到了南河岸边。这里有神在召唤他。
可是神并不总是出现,倒是看到了几个拉客的妓女。阿真闲散的看了一会儿,南河水哗啦啦的响。
几个青年男女聚在一块儿打着哑语,无忧无虑的。一会儿,一个哑人“哇哇”的喊起来,手指着桥的北端。阿真的目光也跟了过去。
一架轮椅,轮椅上一个慈祥的瘦瘦的老人。阿真象一个被初吻的少女,兴奋得全身慌乱。
又是那个女孩子推着轮椅微笑着过来了。
“呆鹅呀,瞟见谁啦?跟了你半天啦!”阿真的肩膀被重重一拍。
是琳。红辣辣的嘴唇溢着野气。
那群聋哑人将那女孩子围在了中间。
“嗯,走嘛!”
琳一胳膊就把阿真挎走了。
又到了周末,阿真回家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心中好象少了些失落。
吃饭时,爸爸给阿真夹了一口菜,对妻子说:
“看咱们儿子,没白学。在社会化教育中心才三个月,就不象刚毕业时那么傻头傻脑的了。”
妈妈慈爱的看着儿子:
“是啊,王叔还说呢,现在阿真看起来已经很成熟了,不再那么书生气了。他说呀,等下一批招生时,让他的儿子小杰也‘社会化’去。”
爸爸接过来说:
“教育嘛,就要面向时代、面向社会,与时俱进。咱们市的这个社会化教育中心,早晚得成为全国争相效仿的样板。阿真啊,你还有一个月就从这个中心毕业了,好好学。”
阿真扒了一口饭说:
“其实社会也简单,人活着也简单。经过这三个月的培训,我快大彻大悟了。”
爸爸和妈妈相视一笑。
周日一整天,阿真都被爸爸拉着到各个有些权势地位的亲戚朋友家串门,累得要死。
吃过晚饭,阿真回教育中心去,坐十五路公交车在南河桥下了车。
南河桥,推轮椅的女孩儿,琳,夕阳,鸟鸣,人声,狗,王大傻,小胖子,推轮椅的女孩,背影,笑,眼波,琳潮红的脸,推轮椅的女孩,大腿,乳房
阿真痴迷得跌跌撞撞。他停下来,倚着桥栏,望着西天的彩霞,软软的头发被风吹动着。他觉得自己不再如前那样胆怯懦弱了。女人不过是一块面包、一杯茶或一杯酒,或解你的饥渴,或使你能于醉生梦死中暂时回避赤裸的现实;而他又觉得,女人就是男人的生命本身。那个女孩子确是有一种力量,在震撼着自己,在排斥着自己,使自己的心境又依稀回到从前。
行人悠闲得象静静流淌的南河水。阿真从这悠闲中感到了狂乱和火药的毕剥声,在和谐中感受到了一种令人痉挛的扭曲。
“妈妈的,可笑!”小胖子躺在床上,将报纸扔向一边。
“又发什么牢骚?”阿真从枕上抬起头来问。
“吹牛皮呗!什么中国当代的女贝多芬,要在红黄蓝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阿真不自主的将那张报纸抻过来,瞟了一眼:
“聋哑人迪迪小姐”
紧接着晃入阿真眼中的是一幅照片。阿真的头轰的一声,微笑着的迪迪小姐不就是她吗?是她,那个多次搅动着他的心的女孩子,那个在车站偶遇,那个推着轮椅的女孩子。
阿真坐卧不宁。
“今天几号?”阿真突然问小胖子。
小胖子懒洋洋的翻了个身:
“十七号。”
“噢音乐会就在明晚。”阿真独自叨念着。
“聋哑人?”
阿真在心中默念着,眼泪涌了出来。他感到一种源于生命,源于人性之美的巨大震撼。这震撼向赞美诗般的音乐,如飞腾的瀑布,轰鸣着冲洗着阿真的灵魂。
坐在音乐厅里,阿真入定了。
迪迪静静的坐在钢琴前。
她听不见声音,但是她在冥冥中能感受到音乐美的旋律。正因为听不见,她更能在声音的想像空间中自由的飘荡,而不受任何限制,听不见正是由于能听得见一切。她的轻巧的纤指在琴键上灵活的跃动,正如同自然之神在轻轻扣击她的心灵。在心际在脑海中回旋的那团七彩霞光不正是自己演奏的音乐吗?是的,那是声音,是音乐,是美,是自然。
阿真看不见了迪迪,听不见了一切,只感到自己悬在静静又旷远的空中,没有寒冷和温暖,只有雨似的、风似的东西轻轻的围住了自己。慢慢的,自己也飘散开来,随着那些雨似的、风似的东西散于宇宙的各个角落。
掌声使阿真回到现实中来,可一团雾仍在大脑里回绕。迪迪在看着自己呢。阿真朝台上点点头,迪迪笑了,微微的。
走出音乐厅,阿真静静的在门口等着迪迪的出现。空中飘起了小雪,一会儿,雪又停了,四周缓缓的泛起一层冷意。地上的一层薄雪在行人杂乱的脚步下渐渐融化了,映耀着霓虹灯闪烁的光亮。
迪迪终于出来了,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那位慈祥的瘦瘦的老人。阿真突然觉得浑身无力,象一团浸透了水的棉花。他狠狠的咬了咬牙。
迪迪向自己点头微笑呢。阿真的双腿象被突然间充了血,他急步走了过去。
“我来帮你推吧。”
阿真刚说完就明白了自己犯了错误,他于是用手再次示意。迪迪明白了,微笑着摇摇头。
老人回头看了看阿真,慢慢的说道:
“三年了,她一直这样推着我。”
“迪迪是你女儿?”
“不,不是的。我们一同在社会福利院生活。迪迪是个孤儿,十四岁时听神经又出了毛病,聋了,慢慢的也就不会说话了。她从小就是在福利院长大的。我到福利院才三年,没有儿女,死了老伴,腿在抗美援朝时现在好啊,福利院照顾得很周到,特别是迪迪这姑娘我不懂音乐,可迪迪弹的我爱听。小伙子,你是?”
“我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没工作呢。”
迪迪低着头一心一意的推着轮椅。小雪又飘了起来,一瓣一瓣的在迪迪的发上融化。
阿真就这么静静的陪着他们走,路上和老人也很少说话。几阵冷风,几经灯火明灭,不觉中到了社会福利院。
“老伯,我回去了,以后再来看你。”
老人点点头。迪迪脱掉手套,小手已冻得红扑扑的了。阿真不自主的要握住那双让人恋爱的小手,迪迪却轻轻的躲开了。
吃过晚饭,阿真精心打扮一番,正了正眼镜,沐着西天的霞光,径直去了社会福利院。
“找谁啊?”
老桃树下那个独眼的老人放下手中的二胡,问阿真。
“找迪迪。”阿真说着做了弹琴的动作。
“在那边。”老人指着不远处积雪掩映下的小白楼。
阿真道了谢,想走过去,却又踌躇。为什么去找迪迪呢?一点理由都没有。他只是想见迪迪,难道这就是爱情吗?爱情难道真的不存在吗?阿真疑惑了。
迪迪呢,自从那晚分手后,她就总爱趴在小白楼的四层窗口向外眺望。那痴迷又惶惑的目光源于音乐,源于那在生命中无时不在没有主旋律又令人兴奋的音乐。阿真是音符,是节拍,迪迪的心灵则是任那音符尽情跃动的五条无尽的长线。
迪迪的心兴奋起来,当她看见阿真在意料中又在情理外出现的时候。可是很快迪迪的目光又缥缈起来:阿真绕过那棵老桃树,又走出了福利院的大门。迪迪对生活本没有太多的抱怨和欲求。她享受着宁静,享受着这宁静中无所不包的乐音。她整日陶醉于美的遐想和憧憬里。可这次迪迪的鼻子有些酸。是泪。可迪迪并个哀伤。她的心很甜,不管怎么说,毕竟,又有一份美悄然踱进了她无声又喧杂的世界。迪迪用小拳头揉了揉眼睛,颠颠的跑下楼,跑过那棵老桃树,对拉二胡的独眼老人妩媚的一笑,放慢步子,矜持的背着双手,向门外走去。
阿真还在门外踱着步。
阿真再也不去社会化教育中心了。这可气坏了他的老爸:
“你呀你,半途而废,马上就毕业了,你你犯了什么病?”
阿真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
“我已经社会化了,还去学什么?我真正的成熟了。”
老爸最终还是没拗过儿子,软了下来:
“那你明天去工作吧,到银行去,我早给你联系好了,金融系统的待遇高。”
“明天?我不去。”
老爸又是一愣:
“为什么?”
“我还要去上学。”
“学什么?”
“去聋哑学校,学哑语。”
老爸的嘴张了半天才把话憋出来:
“你,你,你疯了?学那个做什么?”
阿真笑了。
老爸目瞪口呆:
“你,你真的疯了。”
1994年9月11日
p; “媚眼学不会,哭又不感人,怎么得了?女人的两样武器你一样都不会用。这些都是女孩子必备的资本啊,女人要通过征服男人来进而征服世界。”
“谁说玲不会征服男人?人家自有绝活儿,老师您就不懂了。”琳插话道。
玲一个白眼飞过去:
“我是有绝活儿啊,用不着象某些人天天准备那么多套啊、药的,整天揣在口袋里。哼!”
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
老师忙喝止住:
“好了好了!忍耐!忘了吗?学会忍耐,不然怎么社会化?”
琳张张嘴,没说话。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琳忙跑过去找阿真:
“哦!浑身烟味儿。嗯今晚老地方,我等你。”
阿真踌躇半晌。他的脑海里又闪过“眼波才动被人猜”的诗句来,一个女孩子远去的美丽的背影在视野的深处掠过。
“嗯我”
“不爱去就算了!哼!”
一个媚眼狠狠的打在了阿真的跨下。
夕阳沉入远山,暮霭渐渐升起。阿真扶了扶眼镜,心脏在寂寥中咚咚的跳动着。他鬼使神差的又来到了南河岸边。这里有神在召唤他。
可是神并不总是出现,倒是看到了几个拉客的妓女。阿真闲散的看了一会儿,南河水哗啦啦的响。
几个青年男女聚在一块儿打着哑语,无忧无虑的。一会儿,一个哑人“哇哇”的喊起来,手指着桥的北端。阿真的目光也跟了过去。
一架轮椅,轮椅上一个慈祥的瘦瘦的老人。阿真象一个被初吻的少女,兴奋得全身慌乱。
又是那个女孩子推着轮椅微笑着过来了。
“呆鹅呀,瞟见谁啦?跟了你半天啦!”阿真的肩膀被重重一拍。
是琳。红辣辣的嘴唇溢着野气。
那群聋哑人将那女孩子围在了中间。
“嗯,走嘛!”
琳一胳膊就把阿真挎走了。
又到了周末,阿真回家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心中好象少了些失落。
吃饭时,爸爸给阿真夹了一口菜,对妻子说:
“看咱们儿子,没白学。在社会化教育中心才三个月,就不象刚毕业时那么傻头傻脑的了。”
妈妈慈爱的看着儿子:
“是啊,王叔还说呢,现在阿真看起来已经很成熟了,不再那么书生气了。他说呀,等下一批招生时,让他的儿子小杰也‘社会化’去。”
爸爸接过来说:
“教育嘛,就要面向时代、面向社会,与时俱进。咱们市的这个社会化教育中心,早晚得成为全国争相效仿的样板。阿真啊,你还有一个月就从这个中心毕业了,好好学。”
阿真扒了一口饭说:
“其实社会也简单,人活着也简单。经过这三个月的培训,我快大彻大悟了。”
爸爸和妈妈相视一笑。
周日一整天,阿真都被爸爸拉着到各个有些权势地位的亲戚朋友家串门,累得要死。
吃过晚饭,阿真回教育中心去,坐十五路公交车在南河桥下了车。
南河桥,推轮椅的女孩儿,琳,夕阳,鸟鸣,人声,狗,王大傻,小胖子,推轮椅的女孩,背影,笑,眼波,琳潮红的脸,推轮椅的女孩,大腿,乳房
阿真痴迷得跌跌撞撞。他停下来,倚着桥栏,望着西天的彩霞,软软的头发被风吹动着。他觉得自己不再如前那样胆怯懦弱了。女人不过是一块面包、一杯茶或一杯酒,或解你的饥渴,或使你能于醉生梦死中暂时回避赤裸的现实;而他又觉得,女人就是男人的生命本身。那个女孩子确是有一种力量,在震撼着自己,在排斥着自己,使自己的心境又依稀回到从前。
行人悠闲得象静静流淌的南河水。阿真从这悠闲中感到了狂乱和火药的毕剥声,在和谐中感受到了一种令人痉挛的扭曲。
“妈妈的,可笑!”小胖子躺在床上,将报纸扔向一边。
“又发什么牢骚?”阿真从枕上抬起头来问。
“吹牛皮呗!什么中国当代的女贝多芬,要在红黄蓝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阿真不自主的将那张报纸抻过来,瞟了一眼:
“聋哑人迪迪小姐”
紧接着晃入阿真眼中的是一幅照片。阿真的头轰的一声,微笑着的迪迪小姐不就是她吗?是她,那个多次搅动着他的心的女孩子,那个在车站偶遇,那个推着轮椅的女孩子。
阿真坐卧不宁。
“今天几号?”阿真突然问小胖子。
小胖子懒洋洋的翻了个身:
“十七号。”
“噢音乐会就在明晚。”阿真独自叨念着。
“聋哑人?”
阿真在心中默念着,眼泪涌了出来。他感到一种源于生命,源于人性之美的巨大震撼。这震撼向赞美诗般的音乐,如飞腾的瀑布,轰鸣着冲洗着阿真的灵魂。
坐在音乐厅里,阿真入定了。
迪迪静静的坐在钢琴前。
她听不见声音,但是她在冥冥中能感受到音乐美的旋律。正因为听不见,她更能在声音的想像空间中自由的飘荡,而不受任何限制,听不见正是由于能听得见一切。她的轻巧的纤指在琴键上灵活的跃动,正如同自然之神在轻轻扣击她的心灵。在心际在脑海中回旋的那团七彩霞光不正是自己演奏的音乐吗?是的,那是声音,是音乐,是美,是自然。
阿真看不见了迪迪,听不见了一切,只感到自己悬在静静又旷远的空中,没有寒冷和温暖,只有雨似的、风似的东西轻轻的围住了自己。慢慢的,自己也飘散开来,随着那些雨似的、风似的东西散于宇宙的各个角落。
掌声使阿真回到现实中来,可一团雾仍在大脑里回绕。迪迪在看着自己呢。阿真朝台上点点头,迪迪笑了,微微的。
走出音乐厅,阿真静静的在门口等着迪迪的出现。空中飘起了小雪,一会儿,雪又停了,四周缓缓的泛起一层冷意。地上的一层薄雪在行人杂乱的脚步下渐渐融化了,映耀着霓虹灯闪烁的光亮。
迪迪终于出来了,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那位慈祥的瘦瘦的老人。阿真突然觉得浑身无力,象一团浸透了水的棉花。他狠狠的咬了咬牙。
迪迪向自己点头微笑呢。阿真的双腿象被突然间充了血,他急步走了过去。
“我来帮你推吧。”
阿真刚说完就明白了自己犯了错误,他于是用手再次示意。迪迪明白了,微笑着摇摇头。
老人回头看了看阿真,慢慢的说道:
“三年了,她一直这样推着我。”
“迪迪是你女儿?”
“不,不是的。我们一同在社会福利院生活。迪迪是个孤儿,十四岁时听神经又出了毛病,聋了,慢慢的也就不会说话了。她从小就是在福利院长大的。我到福利院才三年,没有儿女,死了老伴,腿在抗美援朝时现在好啊,福利院照顾得很周到,特别是迪迪这姑娘我不懂音乐,可迪迪弹的我爱听。小伙子,你是?”
“我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没工作呢。”
迪迪低着头一心一意的推着轮椅。小雪又飘了起来,一瓣一瓣的在迪迪的发上融化。
阿真就这么静静的陪着他们走,路上和老人也很少说话。几阵冷风,几经灯火明灭,不觉中到了社会福利院。
“老伯,我回去了,以后再来看你。”
老人点点头。迪迪脱掉手套,小手已冻得红扑扑的了。阿真不自主的要握住那双让人恋爱的小手,迪迪却轻轻的躲开了。
吃过晚饭,阿真精心打扮一番,正了正眼镜,沐着西天的霞光,径直去了社会福利院。
“找谁啊?”
老桃树下那个独眼的老人放下手中的二胡,问阿真。
“找迪迪。”阿真说着做了弹琴的动作。
“在那边。”老人指着不远处积雪掩映下的小白楼。
阿真道了谢,想走过去,却又踌躇。为什么去找迪迪呢?一点理由都没有。他只是想见迪迪,难道这就是爱情吗?爱情难道真的不存在吗?阿真疑惑了。
迪迪呢,自从那晚分手后,她就总爱趴在小白楼的四层窗口向外眺望。那痴迷又惶惑的目光源于音乐,源于那在生命中无时不在没有主旋律又令人兴奋的音乐。阿真是音符,是节拍,迪迪的心灵则是任那音符尽情跃动的五条无尽的长线。
迪迪的心兴奋起来,当她看见阿真在意料中又在情理外出现的时候。可是很快迪迪的目光又缥缈起来:阿真绕过那棵老桃树,又走出了福利院的大门。迪迪对生活本没有太多的抱怨和欲求。她享受着宁静,享受着这宁静中无所不包的乐音。她整日陶醉于美的遐想和憧憬里。可这次迪迪的鼻子有些酸。是泪。可迪迪并个哀伤。她的心很甜,不管怎么说,毕竟,又有一份美悄然踱进了她无声又喧杂的世界。迪迪用小拳头揉了揉眼睛,颠颠的跑下楼,跑过那棵老桃树,对拉二胡的独眼老人妩媚的一笑,放慢步子,矜持的背着双手,向门外走去。
阿真还在门外踱着步。
阿真再也不去社会化教育中心了。这可气坏了他的老爸:
“你呀你,半途而废,马上就毕业了,你你犯了什么病?”
阿真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
“我已经社会化了,还去学什么?我真正的成熟了。”
老爸最终还是没拗过儿子,软了下来:
“那你明天去工作吧,到银行去,我早给你联系好了,金融系统的待遇高。”
“明天?我不去。”
老爸又是一愣:
“为什么?”
“我还要去上学。”
“学什么?”
“去聋哑学校,学哑语。”
老爸的嘴张了半天才把话憋出来:
“你,你,你疯了?学那个做什么?”
阿真笑了。
老爸目瞪口呆:
“你,你真的疯了。”
199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