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都市奇人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单清说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中医核心呢?你这样否定明清以后的中医是不是不太妥当?”
顾飞笑道:“我否定的是明清形成的中医理论,并非否定的药物。.明清时期大大增加了中药的种类。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丰富了药典,让我们开药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很多药物都有独特的针对性,这些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明清时期在理论上走下坡路,但是在药物的探索和整理上是做出了贡献的。功过是非不是行内人是很难分清的,现在就算是很多中医圈里的人也分辨不清楚。甚至提起中医,很多人想起的不是张仲景,反而是李时珍了。认为李时珍最出名,最伟大。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形比比皆是。其实张仲景也好,李时珍也好,他们并非注重自己的名声的,但是对于做出的贡献,绝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用药的原则,是规则的确实,是以六经传变为核心的根本用药源头。这个是法,我们后世所有的方子组合的源头就是伤寒论。当然张仲景肯定才参考了更为古老的书籍才写出了伤寒论,至于他以前的书籍,大部分都失传了,也没有伤寒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所以伤寒论是无可替代的经典。反观本草纲目,它是一本记载中药的书籍,上面提供了药性,药效,原产地,还有图片等一些内容,极大的丰富了中药的种类。本草纲目跟伤寒论是没有可比性的。一提起中医,第一人就应该是张仲景,因为他给后世的贡献最大。我们悼念先人,自然是根据功绩来排位的。传说中的扁鹊,华佗虽然医术高明,但是他们的书籍没有流传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很小,自然不能排在张仲景的前面,这也是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的原因,那是因为伤寒论的流传对中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功绩堪比圣人。所以后世绝大部分的大医都是通过对伤寒论的理解而各成一派的。伤寒论就是中医的基础,教给你如何用药。伤寒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经的起实践的考验,跟黄帝内经不一样。黄帝内经只是阐述的理论,并且其中包涵的理论很杂,熟读内经能够打下一个基础,但是却绝对不可能学会看病。而熟读伤寒论是可以看病的,这就是本质的区别。所以说,伤寒论从实用性上来说,是位居中医经典书籍之首的,就算黄帝内经都比不上。”
单清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明清时代的理论出问题了,那中医的理论如何看待呢,伤寒论并没有太具体的来叙述理论方面的东西。”
顾飞说道:“中医的纯理论当然是以黄帝内经为主,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你是不是能把内经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来。这是个大问题。内经上基本没有记载药物的运用,只是单纯的提出理论。并且提出的理论很杂,包含了各种学派的,有阴阳理论,有五行理论,有六经理论,甚至还有五运六气理论,这种各种学派的理论混杂在一起的,你如何把这些理论运用到中药上去?其实明清产生的八纲辨证,实际上是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的结合体。把单独的五脏拿出来说事,比如肾,肾五行属水,然后,水生木,而木又代表肝,所以补肾就可以补肝,但是木又生火,而火又代表心,那么补肾的同时会不会补心呢?这就是比较生硬的运用五行的理论,最后陷入五行轮回的怪圈出不来。阴阳理论就是肾阴虚,肾阳虚,肺阴虚,肺阳虚,把五脏都划分位阴阳属性,这样也是生硬的把阴阳理论运用到看病的过程中。不论是五行理论,还是阴阳理论,生搬硬套最终就形成了八纲辨证理论。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大家仔细想想。五行理论和阴阳理论,早在黄帝内经的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阴阳五行理论。为什么明代以前没有诞生出八纲辨证理论呢?为什么张仲景不用阴阳和五行理论呢?反而用六经理论呢?是明代的以前的古人智慧不足?不懂得用五行和阴阳理论创造类似八纲辨证的理论?这些问题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
单清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本来阴阳和五行理论应该是最基本的理论吧,为什么早期中医不把它作为中医的核心呢?而是到了明朝才出现。而六经理论却显得十分复杂,不如五行跟阴阳理论容... -->>
单清说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中医核心呢?你这样否定明清以后的中医是不是不太妥当?”
顾飞笑道:“我否定的是明清形成的中医理论,并非否定的药物。.明清时期大大增加了中药的种类。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丰富了药典,让我们开药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很多药物都有独特的针对性,这些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明清时期在理论上走下坡路,但是在药物的探索和整理上是做出了贡献的。功过是非不是行内人是很难分清的,现在就算是很多中医圈里的人也分辨不清楚。甚至提起中医,很多人想起的不是张仲景,反而是李时珍了。认为李时珍最出名,最伟大。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形比比皆是。其实张仲景也好,李时珍也好,他们并非注重自己的名声的,但是对于做出的贡献,绝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用药的原则,是规则的确实,是以六经传变为核心的根本用药源头。这个是法,我们后世所有的方子组合的源头就是伤寒论。当然张仲景肯定才参考了更为古老的书籍才写出了伤寒论,至于他以前的书籍,大部分都失传了,也没有伤寒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所以伤寒论是无可替代的经典。反观本草纲目,它是一本记载中药的书籍,上面提供了药性,药效,原产地,还有图片等一些内容,极大的丰富了中药的种类。本草纲目跟伤寒论是没有可比性的。一提起中医,第一人就应该是张仲景,因为他给后世的贡献最大。我们悼念先人,自然是根据功绩来排位的。传说中的扁鹊,华佗虽然医术高明,但是他们的书籍没有流传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很小,自然不能排在张仲景的前面,这也是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的原因,那是因为伤寒论的流传对中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功绩堪比圣人。所以后世绝大部分的大医都是通过对伤寒论的理解而各成一派的。伤寒论就是中医的基础,教给你如何用药。伤寒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经的起实践的考验,跟黄帝内经不一样。黄帝内经只是阐述的理论,并且其中包涵的理论很杂,熟读内经能够打下一个基础,但是却绝对不可能学会看病。而熟读伤寒论是可以看病的,这就是本质的区别。所以说,伤寒论从实用性上来说,是位居中医经典书籍之首的,就算黄帝内经都比不上。”
单清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明清时代的理论出问题了,那中医的理论如何看待呢,伤寒论并没有太具体的来叙述理论方面的东西。”
顾飞说道:“中医的纯理论当然是以黄帝内经为主,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你是不是能把内经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来。这是个大问题。内经上基本没有记载药物的运用,只是单纯的提出理论。并且提出的理论很杂,包含了各种学派的,有阴阳理论,有五行理论,有六经理论,甚至还有五运六气理论,这种各种学派的理论混杂在一起的,你如何把这些理论运用到中药上去?其实明清产生的八纲辨证,实际上是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的结合体。把单独的五脏拿出来说事,比如肾,肾五行属水,然后,水生木,而木又代表肝,所以补肾就可以补肝,但是木又生火,而火又代表心,那么补肾的同时会不会补心呢?这就是比较生硬的运用五行的理论,最后陷入五行轮回的怪圈出不来。阴阳理论就是肾阴虚,肾阳虚,肺阴虚,肺阳虚,把五脏都划分位阴阳属性,这样也是生硬的把阴阳理论运用到看病的过程中。不论是五行理论,还是阴阳理论,生搬硬套最终就形成了八纲辨证理论。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大家仔细想想。五行理论和阴阳理论,早在黄帝内经的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阴阳五行理论。为什么明代以前没有诞生出八纲辨证理论呢?为什么张仲景不用阴阳和五行理论呢?反而用六经理论呢?是明代的以前的古人智慧不足?不懂得用五行和阴阳理论创造类似八纲辨证的理论?这些问题大家要好好思考一下。”
单清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本来阴阳和五行理论应该是最基本的理论吧,为什么早期中医不把它作为中医的核心呢?而是到了明朝才出现。而六经理论却显得十分复杂,不如五行跟阴阳理论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