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诸葛亮在汉中没有马上兴兵,他在等孟达。
孟达控制的新城郡即今陕南的安康、商洛大部分地区及鄂西北一带,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汉中的右翼,而且紧连着曹魏中线战场的宛县和襄阳,如果汉中郡与新城郡能连成一片,诸葛亮进攻曹魏的路线无疑多了新的选项。
诸葛亮对孟达寄予了很大希望,从他们之间书信往来的情况看,孟达也确实动了回归之心,李严在给孟达的信中说“思得良伴”,意思是不仅希望他回来,而且还会继续委以重任。但是孟达那边却一直没有动静,这让诸葛亮很着急。
孟达在等什么呢?难道他又动摇了吗?其实未必是动摇,接连失去了几座靠山,孟达重回蜀汉的决心还是挺大的,但他是文官出身,优点是心思缜密、虑事周全,缺点是失于果断。叛魏降蜀这样的大事,孟达总想做得万无一失,所以他总在思谋和筹划,而没有马上行动。
在此之前,孟达至少有三次回归蜀汉的好机会:第一次是在曹丕驾崩时,曹魏上下一片混乱,重臣们都去了洛阳,新城郡所在的中线战场在夏侯尚死后实际负责人还没到位,这是最佳的机会;第二次是孙吴发动江夏战役时,曹魏中线战场的焦点转向荆州的东边,司马懿还在洛阳处理新帝继位的事,这个机会也不错;最后一次是在司马懿刚到宛县时,情况还需要一定时间熟悉,诸葛瑾又奉孙权之命北攻襄阳,司马懿的注意力被牵制到了那里。
但这几次机会都让孟达浪费了,孟达想得实在太多了,他想把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同时,对于蜀汉那边的态度孟达也不敢完全放心,李严信中的一些话孟达看了又看,觉得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但又不能确认,他为此给诸葛亮写了信,想进一步求证。
诸葛亮给孟达回信,信中说:“李严的性格你知道,他处理事情干净利索,就像流水一样,进退人物决不犹豫含糊。”诸葛亮的意思是,李严给你信中说的那些话都没问题,都算数,只等你赶紧回来。但是,这似乎仍然没有打消孟达的疑虑,孟达还在犹豫着。从他们双方写的信看,似乎都有些绕弯子,话说得都那么含含糊糊,这件事要换成吕布、张邈、袁术那样的人,直接说清楚你要什么条件、我能给什么条件就行了,但文人就是文人,正印证了那句话:“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这段时间,孟达一直保持着与蜀汉方面的书信联络,有一次孟达还随信送给诸葛亮一顶纶帽,一副玉玦。纶帽是丝绸做的帽子,表明他对诸葛亮的敬仰;玉表示坚贞,“玦”与“决”谐音,暗示自己决心已下。
从新城郡内部的情况看,孟达犹豫不决或许是有原因的。
新城郡是曹魏合并原房陵、上庸、西城三郡设立的,但曹魏后来又设了一个魏兴郡,让地方实力派人物申仪当太守,此人先后依附于刘表、刘备和曹魏,由于在当地很有实力,所以并不把孟达放在眼里,但孟达的地位比他高,又假节,申仪得听从孟达的调遣。
申仪总想找机会把孟达扳倒或赶走,结果机会来了。
孟达和蜀汉秘信往来频繁,纸里包不住火,时间一长就被申仪察觉了,申仪向朝廷告发,一开始魏明帝曹叡竟然不太相信。曹叡把这件事交给已经到宛县上任的司马懿处理,司马懿派参军梁几到新城郡访查情况,经过秘密调查,申仪的举报被证实。司马懿本来就不喜欢孟达,于是向魏明帝建议征召孟达入朝,如果没有事,自然肯来;如果有事,一定不敢来。孟达当然不敢去,这才决定立即起兵。
但是,时机已经完全不对了。
申仪是怎么察觉到孟达要反叛的呢?仅凭揣测显然是说服不了朝廷的,得有证据。
有一个说法也记载在史书中,申仪的证据来自一个叫郭模的人。根据这个记载,孟达迟迟不动手让诸葛亮有些着急,为尽早促成孟达反正,诸葛亮就派郭模去诈降曹魏,郭模路过申仪的防区,故意把孟达反叛的事泄露给了申仪。
按照这个说法孟达是被诸葛亮出卖的,即便不是阴谋至少也算是“阳谋”,对此司马懿似乎比孟达看得更清楚。这时候司马懿大概还没有准备好,为避免孟达马上反叛,司马懿专门给孟达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将军当初背离刘备,以身托付我曹魏,朝廷委将军以封疆重任,让将军图谋伐蜀之事,这一切,都像日月一样让大家可以看到。蜀人无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想让咱们自相残杀,只苦于没有办法。郭模说的那些话,都不是小事,诸葛亮怎会轻易地告诉他并让他泄露出去呢?想想其中的道理,就应该明白了。”司马懿告诉孟达,诸葛亮策反你另有企图,你得想清楚了。
按照司马懿的逻辑,包括诸葛亮在内蜀汉大多数人心底里是比较厌恶孟达的,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其实是利用孟达和新城郡最大限度地牵制魏军中线战场的主力,让他们无法支援西线战场,如果孟达反叛成功,顶多为蜀汉增加了一些地盘而已。曹魏那边完全可以不理,伺机再予夺回,对诸葛亮来说最佳的局面是:孟达反叛,曹魏派大军镇压,孟达被消灭,曹魏付出代价的同时也受到最大牵制。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策动孟达真的反叛,同时又要巧妙地将孟达造反的消息传递给曹魏那边,所以才有了郭模诈降。
根据这部史书的记载,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阴谋,并且用一封信稳住了孟达。
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摆在孟达面前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如... -->>
诸葛亮在汉中没有马上兴兵,他在等孟达。
孟达控制的新城郡即今陕南的安康、商洛大部分地区及鄂西北一带,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汉中的右翼,而且紧连着曹魏中线战场的宛县和襄阳,如果汉中郡与新城郡能连成一片,诸葛亮进攻曹魏的路线无疑多了新的选项。
诸葛亮对孟达寄予了很大希望,从他们之间书信往来的情况看,孟达也确实动了回归之心,李严在给孟达的信中说“思得良伴”,意思是不仅希望他回来,而且还会继续委以重任。但是孟达那边却一直没有动静,这让诸葛亮很着急。
孟达在等什么呢?难道他又动摇了吗?其实未必是动摇,接连失去了几座靠山,孟达重回蜀汉的决心还是挺大的,但他是文官出身,优点是心思缜密、虑事周全,缺点是失于果断。叛魏降蜀这样的大事,孟达总想做得万无一失,所以他总在思谋和筹划,而没有马上行动。
在此之前,孟达至少有三次回归蜀汉的好机会:第一次是在曹丕驾崩时,曹魏上下一片混乱,重臣们都去了洛阳,新城郡所在的中线战场在夏侯尚死后实际负责人还没到位,这是最佳的机会;第二次是孙吴发动江夏战役时,曹魏中线战场的焦点转向荆州的东边,司马懿还在洛阳处理新帝继位的事,这个机会也不错;最后一次是在司马懿刚到宛县时,情况还需要一定时间熟悉,诸葛瑾又奉孙权之命北攻襄阳,司马懿的注意力被牵制到了那里。
但这几次机会都让孟达浪费了,孟达想得实在太多了,他想把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同时,对于蜀汉那边的态度孟达也不敢完全放心,李严信中的一些话孟达看了又看,觉得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但又不能确认,他为此给诸葛亮写了信,想进一步求证。
诸葛亮给孟达回信,信中说:“李严的性格你知道,他处理事情干净利索,就像流水一样,进退人物决不犹豫含糊。”诸葛亮的意思是,李严给你信中说的那些话都没问题,都算数,只等你赶紧回来。但是,这似乎仍然没有打消孟达的疑虑,孟达还在犹豫着。从他们双方写的信看,似乎都有些绕弯子,话说得都那么含含糊糊,这件事要换成吕布、张邈、袁术那样的人,直接说清楚你要什么条件、我能给什么条件就行了,但文人就是文人,正印证了那句话:“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这段时间,孟达一直保持着与蜀汉方面的书信联络,有一次孟达还随信送给诸葛亮一顶纶帽,一副玉玦。纶帽是丝绸做的帽子,表明他对诸葛亮的敬仰;玉表示坚贞,“玦”与“决”谐音,暗示自己决心已下。
从新城郡内部的情况看,孟达犹豫不决或许是有原因的。
新城郡是曹魏合并原房陵、上庸、西城三郡设立的,但曹魏后来又设了一个魏兴郡,让地方实力派人物申仪当太守,此人先后依附于刘表、刘备和曹魏,由于在当地很有实力,所以并不把孟达放在眼里,但孟达的地位比他高,又假节,申仪得听从孟达的调遣。
申仪总想找机会把孟达扳倒或赶走,结果机会来了。
孟达和蜀汉秘信往来频繁,纸里包不住火,时间一长就被申仪察觉了,申仪向朝廷告发,一开始魏明帝曹叡竟然不太相信。曹叡把这件事交给已经到宛县上任的司马懿处理,司马懿派参军梁几到新城郡访查情况,经过秘密调查,申仪的举报被证实。司马懿本来就不喜欢孟达,于是向魏明帝建议征召孟达入朝,如果没有事,自然肯来;如果有事,一定不敢来。孟达当然不敢去,这才决定立即起兵。
但是,时机已经完全不对了。
申仪是怎么察觉到孟达要反叛的呢?仅凭揣测显然是说服不了朝廷的,得有证据。
有一个说法也记载在史书中,申仪的证据来自一个叫郭模的人。根据这个记载,孟达迟迟不动手让诸葛亮有些着急,为尽早促成孟达反正,诸葛亮就派郭模去诈降曹魏,郭模路过申仪的防区,故意把孟达反叛的事泄露给了申仪。
按照这个说法孟达是被诸葛亮出卖的,即便不是阴谋至少也算是“阳谋”,对此司马懿似乎比孟达看得更清楚。这时候司马懿大概还没有准备好,为避免孟达马上反叛,司马懿专门给孟达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将军当初背离刘备,以身托付我曹魏,朝廷委将军以封疆重任,让将军图谋伐蜀之事,这一切,都像日月一样让大家可以看到。蜀人无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想让咱们自相残杀,只苦于没有办法。郭模说的那些话,都不是小事,诸葛亮怎会轻易地告诉他并让他泄露出去呢?想想其中的道理,就应该明白了。”司马懿告诉孟达,诸葛亮策反你另有企图,你得想清楚了。
按照司马懿的逻辑,包括诸葛亮在内蜀汉大多数人心底里是比较厌恶孟达的,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其实是利用孟达和新城郡最大限度地牵制魏军中线战场的主力,让他们无法支援西线战场,如果孟达反叛成功,顶多为蜀汉增加了一些地盘而已。曹魏那边完全可以不理,伺机再予夺回,对诸葛亮来说最佳的局面是:孟达反叛,曹魏派大军镇压,孟达被消灭,曹魏付出代价的同时也受到最大牵制。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策动孟达真的反叛,同时又要巧妙地将孟达造反的消息传递给曹魏那边,所以才有了郭模诈降。
根据这部史书的记载,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阴谋,并且用一封信稳住了孟达。
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摆在孟达面前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