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珠玉在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在这本鬼东西上教导他的部下要永远忠于阿娘,所以阿娘就护着他了吗?”
李宸迎着母亲的视线,十分不怕死地拿出一本她藏在宽袖里的《罗织经》放在案桌上,“这本东西,阿娘看过吗?”
武则天冷冷地看向她。
李宸无所畏惧地迎着母亲的视线,她本想跟母亲说,当初父亲费了多少心思才将大唐的律法完善了在全国颁行?而当年在废太子李贤之时,为什么父亲心中那么不舍,还是忍痛废了李贤,而他自己当天晚上就目力尽失?当初父亲希望的,难道不就是依法治国吗?若是个人可以凌驾于律法之上,随意对人用于酷刑,那么如今大唐的律法,就只是针对安分守己之人,而像周兴、来俊臣之辈,难道只因为他们忠于母亲,就可以不在律法规定之内,甚至他们可以凌驾于律法之上,随意践踏人命吗?
如果李宸敢那样说,估计下一个倒霉的也就是她了。
李宸只是皱着眉头,跟母亲说道:“我想阿娘定然是没看过来这些东西,这本册子可是我在周兴身上搜来的。”说着,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脸色都有些发白,原本就皱着的眉头此刻皱得死紧,语气也变得十分不舒服,“我看完这本册子之后,流了一身的冷汗,好几天吃不下东西。”
武则天:“……”
李宸:“这本《罗织经》里头,分为了十二卷,说了许多东西,阿娘若是看过里头的事上卷,大概便晓得为何来俊臣这些人能这么讨您的欢心,若是看到问罪卷、刑罚卷,便能理解为何被来俊臣周兴这些人办理的案件,从没有人说冤枉。”
对于这个,李宸是真的心有戚戚然,来俊臣这些死家伙,全部是地痞流氓出身,性格残暴,他们并不是要把人往死里整,而是怎么让人生不如死就怎么整。任何一个人,如果都是按照《罗织经》上面罗列的刑罚来受刑,到最后都只求速死,哪里还敢叫冤枉?
“里面最有意思的一卷叫做瓜蔓卷,是教他手下的人如何要将一宗无中生有的案件,塑造成滔天大案。唔,永昌觉得此人竟能想出这样的秘诀也委实是胆大包天,便背了几句,不如永昌背给母亲听?”
武则天冷声斥责,“胡闹!”
李宸振振有词:“怎么是胡闹了?永昌担心母亲被小人蒙骗,才将周兴身上的这本册子私藏了下来,驸马我都没给他看呢!”
反正李宸已经打定主意了,不管母亲要不要办来俊臣,这本册子她是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给母亲的,来俊臣为了讨母亲欢心,在制造冤假错案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什么案子,都要越大越好,牵扯的人越多,功劳就越大。这样太后会高兴,而他们这些人也会得到太后的宠信。至于那些被冤枉的人,跟他们那些人有什么关系呢?
李宸当时看到那本《罗织经》的时候,感觉打开了世界的另一道大门,人性恶劣的一面竟然可以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而她的母亲,至今还在袒护这些人。
如果说这些事情武则天不知情,李宸是不相信的。这些酷吏由她一手提拔重用,她怎么可能会不知情呢?只是她认为还不到要抑制的时候,于是就放任他们为所欲为。李宸也不想跟母亲说道理,道理母亲懂得比谁都多,可她还是在用。
李宸跟母亲说:“阿娘可曾听说,周兴的尸体在下葬的当天晚上,便被人挖了坟墓,听说他的尸体都被肢解了,坟头上一片狼藉。而挖了他坟墓的那些人,听说只是寻常百姓,因为百姓憎恨他,才会让他死也不得安宁。”
古人向来注重身后名,一般也会说死者为大,一般人若不是罪大恶极,谁会去扰了死者的清静?
可周兴的坟墓就是被挖了,这一点让李宸也都觉得很意外。
武则天听到李宸的话,大概得出了几点结论:首先《罗织经》这本玩意儿呢,李宸没有给宋璟看,原因李宸没说,但武则天也能猜到,如果宋璟拿到《罗织经》这本玩意儿,大概就直接将那些酷吏一网打尽了,又怎么会留一点情面?而且李宸也希望能在宋璟心中维持母亲的良好形象,因此没把这本册子拿出来;其次是那李宸十分清楚母亲想要借这些酷吏来达到什么目的,她理解母亲的难处,并不想让母亲下不了台,因此私下来将这本《罗织经》交给母亲,递给了母亲一个被小人蒙骗的台阶;最后大概便是她也猜到了母亲如今尚未登上帝位,政权尚未稳固,不愿意将这群愿意为她卖命的虎狼之辈连根拔起,所以她暗示母亲这些人如今已经引起了民愤,长期以往,会危及母亲。
武则天看了一眼站在她身侧的李宸,忽然觉得这个女儿在她没注意的时候,忽然就长大了。让她感概良多,而感慨得最多的,便是太后觉得女儿如今这么做,都是为了母亲考虑。
太后甚至在想,即便是太平,也不能像永昌这么站在母亲的角度想问题了。
原本觉得公主碍眼的太后,此时又怎么看这个小女儿就怎么讨人喜欢,板着的脸神情柔和了下去,可依旧没好气,“你管那么多这些闲事儿做什么?”可依然是没说来俊臣的事情。
李宸轻哼了声,也很不情愿地说道:“谁想管这些破事,这不是周兴在长安碰上了我,广平又要弹劾来俊臣,我才管的么?”
话题又绕回了弹劾来俊臣上来,太后好气又好笑,来俊臣是招她了还是惹她了,怎么她就逮着来俊臣不放?
太后心里对公主的怒气消了大半,可也不想再看到公主了,看得闹心。于是挥了挥手,打发她走,“宫门快要关闭了,你赶紧出宫。”
李宸:“……”
太后赶苍蝇一般十分不耐,“快走快走。”
李宸觉得母亲只差没将个滚字写在她的脸上,于是十分干脆地滚回公主府了。临走的时候,看了一眼那本放在母亲案桌上的《罗织经》,有些遗憾,来俊臣还能逍遥个几天呢,真是可惜。
公主离开了之后,太后的目光落在了公主拿来的那本《罗织经》上。
太后也在犹豫,这本册子,她到底是看,还是不看?
还在这本鬼东西上教导他的部下要永远忠于阿娘,所以阿娘就护着他了吗?”
李宸迎着母亲的视线,十分不怕死地拿出一本她藏在宽袖里的《罗织经》放在案桌上,“这本东西,阿娘看过吗?”
武则天冷冷地看向她。
李宸无所畏惧地迎着母亲的视线,她本想跟母亲说,当初父亲费了多少心思才将大唐的律法完善了在全国颁行?而当年在废太子李贤之时,为什么父亲心中那么不舍,还是忍痛废了李贤,而他自己当天晚上就目力尽失?当初父亲希望的,难道不就是依法治国吗?若是个人可以凌驾于律法之上,随意对人用于酷刑,那么如今大唐的律法,就只是针对安分守己之人,而像周兴、来俊臣之辈,难道只因为他们忠于母亲,就可以不在律法规定之内,甚至他们可以凌驾于律法之上,随意践踏人命吗?
如果李宸敢那样说,估计下一个倒霉的也就是她了。
李宸只是皱着眉头,跟母亲说道:“我想阿娘定然是没看过来这些东西,这本册子可是我在周兴身上搜来的。”说着,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脸色都有些发白,原本就皱着的眉头此刻皱得死紧,语气也变得十分不舒服,“我看完这本册子之后,流了一身的冷汗,好几天吃不下东西。”
武则天:“……”
李宸:“这本《罗织经》里头,分为了十二卷,说了许多东西,阿娘若是看过里头的事上卷,大概便晓得为何来俊臣这些人能这么讨您的欢心,若是看到问罪卷、刑罚卷,便能理解为何被来俊臣周兴这些人办理的案件,从没有人说冤枉。”
对于这个,李宸是真的心有戚戚然,来俊臣这些死家伙,全部是地痞流氓出身,性格残暴,他们并不是要把人往死里整,而是怎么让人生不如死就怎么整。任何一个人,如果都是按照《罗织经》上面罗列的刑罚来受刑,到最后都只求速死,哪里还敢叫冤枉?
“里面最有意思的一卷叫做瓜蔓卷,是教他手下的人如何要将一宗无中生有的案件,塑造成滔天大案。唔,永昌觉得此人竟能想出这样的秘诀也委实是胆大包天,便背了几句,不如永昌背给母亲听?”
武则天冷声斥责,“胡闹!”
李宸振振有词:“怎么是胡闹了?永昌担心母亲被小人蒙骗,才将周兴身上的这本册子私藏了下来,驸马我都没给他看呢!”
反正李宸已经打定主意了,不管母亲要不要办来俊臣,这本册子她是无论如何都要留下来给母亲的,来俊臣为了讨母亲欢心,在制造冤假错案的时候是怎么说的?
“事不至大,无以惊人。案不及众,功之匪显。上以求安,下以邀宠,其冤固有,未可免也。”
什么案子,都要越大越好,牵扯的人越多,功劳就越大。这样太后会高兴,而他们这些人也会得到太后的宠信。至于那些被冤枉的人,跟他们那些人有什么关系呢?
李宸当时看到那本《罗织经》的时候,感觉打开了世界的另一道大门,人性恶劣的一面竟然可以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而她的母亲,至今还在袒护这些人。
如果说这些事情武则天不知情,李宸是不相信的。这些酷吏由她一手提拔重用,她怎么可能会不知情呢?只是她认为还不到要抑制的时候,于是就放任他们为所欲为。李宸也不想跟母亲说道理,道理母亲懂得比谁都多,可她还是在用。
李宸跟母亲说:“阿娘可曾听说,周兴的尸体在下葬的当天晚上,便被人挖了坟墓,听说他的尸体都被肢解了,坟头上一片狼藉。而挖了他坟墓的那些人,听说只是寻常百姓,因为百姓憎恨他,才会让他死也不得安宁。”
古人向来注重身后名,一般也会说死者为大,一般人若不是罪大恶极,谁会去扰了死者的清静?
可周兴的坟墓就是被挖了,这一点让李宸也都觉得很意外。
武则天听到李宸的话,大概得出了几点结论:首先《罗织经》这本玩意儿呢,李宸没有给宋璟看,原因李宸没说,但武则天也能猜到,如果宋璟拿到《罗织经》这本玩意儿,大概就直接将那些酷吏一网打尽了,又怎么会留一点情面?而且李宸也希望能在宋璟心中维持母亲的良好形象,因此没把这本册子拿出来;其次是那李宸十分清楚母亲想要借这些酷吏来达到什么目的,她理解母亲的难处,并不想让母亲下不了台,因此私下来将这本《罗织经》交给母亲,递给了母亲一个被小人蒙骗的台阶;最后大概便是她也猜到了母亲如今尚未登上帝位,政权尚未稳固,不愿意将这群愿意为她卖命的虎狼之辈连根拔起,所以她暗示母亲这些人如今已经引起了民愤,长期以往,会危及母亲。
武则天看了一眼站在她身侧的李宸,忽然觉得这个女儿在她没注意的时候,忽然就长大了。让她感概良多,而感慨得最多的,便是太后觉得女儿如今这么做,都是为了母亲考虑。
太后甚至在想,即便是太平,也不能像永昌这么站在母亲的角度想问题了。
原本觉得公主碍眼的太后,此时又怎么看这个小女儿就怎么讨人喜欢,板着的脸神情柔和了下去,可依旧没好气,“你管那么多这些闲事儿做什么?”可依然是没说来俊臣的事情。
李宸轻哼了声,也很不情愿地说道:“谁想管这些破事,这不是周兴在长安碰上了我,广平又要弹劾来俊臣,我才管的么?”
话题又绕回了弹劾来俊臣上来,太后好气又好笑,来俊臣是招她了还是惹她了,怎么她就逮着来俊臣不放?
太后心里对公主的怒气消了大半,可也不想再看到公主了,看得闹心。于是挥了挥手,打发她走,“宫门快要关闭了,你赶紧出宫。”
李宸:“……”
太后赶苍蝇一般十分不耐,“快走快走。”
李宸觉得母亲只差没将个滚字写在她的脸上,于是十分干脆地滚回公主府了。临走的时候,看了一眼那本放在母亲案桌上的《罗织经》,有些遗憾,来俊臣还能逍遥个几天呢,真是可惜。
公主离开了之后,太后的目光落在了公主拿来的那本《罗织经》上。
太后也在犹豫,这本册子,她到底是看,还是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