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重生一九零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规定时限内撤走胶州湾舰队。至于青岛驻军,精锐将先行抽调,返回德国,只留下几千二线部队。如果战争爆发,也将乘船赶赴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加强那里的武力。介时,中国将把青霉素生产设备和技术无偿转让给德国。
得到这样的结果,陈文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慷慨地将飞机射击协调器的技术告诉了德国人,并代表总统承诺,马上供应德国五万支青霉素,作为战争初期的消耗之用。
德国人到现在,还不十分相信英国会向德国宣战。而且,由于掌握了坦克的制造技术,军备得以大大加强,对战争的信心也是满满的。
在德国人心目中,青岛的地位在急剧下降,况且也未必会有中国政府假设的归还青岛的前提条件发生。即便是发生了,只要战争打赢了,广大的英法殖民地都将归入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青岛问题而失去中国这样一个友好国家。
况且,德国还将得到青霉素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资,孰失孰得,也就一清二楚了。这种情绪,陈文强从德国公使的话语中感受得清清楚楚。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陈文强并不会为德国人的失算而感到遗憾,而是心中窃喜。
六月二十八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假使在这个时候奥国能够发现塞尔维亚首相和内阁事先都已知道的事实,则全世界都将允许奥地利采取一次报复行动。
事实上,最初大家都同情奥国;英国驻巴黎的大使向伦敦报告说,假使俄国因为如此勉强的理由而发动对奥战争,则法国将很可能不支持其同盟国。英国驻维也纳大使也指责塞尔维亚的作风相当可耻。
奥国外长贝赫托德认为同塞尔维亚“算帐”的时候已经来到,必须对该国提出最严厉苛刻的要求,等到被拒绝后奥军就应立即打击。他也考虑到俄国还是会支持塞尔维亚。不过俄国的实力正在不断增长,所以战争若无可避免,就不如现在就开打,因为目前在奥国之内的南斯拉夫人大部分都还是反对脱离帝国的。
贝赫托德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是德国能否支持他的强硬政策,他希望斐迪南的身亡能够刺激威廉二世的私人感情。
事实的确如此:威廉感到刺杀任何一位亲王的企图都代表对整个君主制度的攻击,更何况斐迪南又是他的好友。同时,威廉也认为俄皇绝不会帮助谋害王室的暗杀者,尤其是因为俄国还未完成其军事准备。所以似乎很明确,奥国可以惩罚塞尔维亚而不至于引发欧洲大战。
不过他必须赶快行动,趁着公愤尚未平息先行动手。于是,威廉二世向奥国表示:无论如何,他将象一个忠实的同盟国那样站在奥国的一边。这就是他的立场,除此以外他不对奥国之所为提供任何意见。
得到了这么好的空白支票,这是贝赫托德做梦都想不到的。德国驻奥大使更加明确地向奥国人说,如果奥国现在还不摊牌,则德国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同盟国看待。这对于贝赫托德是一种有力的刺激,于是他说服奥皇尽快发动战争。
七月二十八日,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于是,事情简单了,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七月三十日宣布军事总动员。德国知道俄国下令总动员的消息后,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取消动员,并以12小时为答复期限。
同时,德国也宣布该国进入“战争危险迫近状态”。此时,德国才想起询问英国:如果德国保证在战后不兼并法国的任何欧洲领土,同时也恢复比利时的主权完整,则英国是否愿意保持中立。随后,英国驻德大使正式向德国表示英国不能接受此项要求。
战争的机器开动起来,所有人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尽管英国拒绝了德国,但德国仍然认为目前是打击的好时机,因为俄法两国军事实力都还不太充实,而且季节也有利——大部分地区均已秋收,而本年度的新兵已经完成训练。
八月一日,德意志帝国对俄宣战;八月三日,德意志帝国对法宣战;八月四日,英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第一次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大战前几年,日本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在国内,军部长期以来逼迫政府扩军造舰,对外扩张,以至开支浩大,赋税繁重,债台高筑,通货贬值,人民生活日益恶化。由此而引起的群众减税废税浪潮和护宪运动,汇成一股强大的激流,一连冲垮桂太郎、山本权兵卫两个内阁,新上台的大隈重信也对此感到棘手,窘于应付。
欧战爆发了,意想不到的“良机”突然降临日本。它转移了人民的视线,帮助日本统治者从政治经济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加上方便的地理条件和相对的军事优势,是独霸中国的天佑良机。
元老井上馨欢呼这是“对大正时代发展日本****的天佑……大正新政的发展,将为日本与欧美列强并行提携、世界问题不能将日本置于度外奠定基础。日本应该定刻举国一致,停止政争,收回为一党一派利益的一切要求,例如减税废税等,巩固国家财政基础,和英、法、俄联合起来,确立日本在东洋的利权。”
这个主张得到山县、大隈等人的赞同,并且他们预料协约国必将最后获胜,同时考虑到夺取德国属地比夺取英、法、俄等国属地更容易些,所以,在八月三日,英国还没有对德宣战时,日本已经着手制订进攻胶州湾的作战方案,第二舰队也已在佐世保集结待命了。
日本的报纸也开始为参战进行着舆论准备,它们煽动战争狂热,极力渲染三国干涉还辽以来日、德间的种种新仇旧怨,攻击德国破坏了远东和平。大隈首相甚至亲自出面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三国干涉的复仇战,想用以掩盖夺取胶州湾、侵略中国的真正目的。
确实,欧战的爆发,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事情总有意外,就在日本人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重磅消息被披露,紧接着迅速传播到各个国家,使日本人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打响,就遭到了狙击。
《日中新议书》由一位神秘的匿名者提供,首先在英、美媒体上刊登,其中不仅将日本要借欧战之机,强占胶州湾和青岛,并且要借欧美各国注意力转移之机,独霸中国,乃至亚洲的企图公之于众。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还详细披露了日本的下一步对华要求,类似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这些苛刻的条款,其内容与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强迫韩国接受的保护条约基本相似,如果中国接受这些条款,将彻底失去独立国家的地位。一旦日本将中国变为其保护国,下一步就是按朝鲜之例实行吞并。
新议书的公布不仅引起了中国方面的震动,也引起欧美各国的密切注视和询问,更引起了西方列强的猜疑。中、美、英、法等国驻日大使立刻向日本政府提出质询,外务省当然矢口否认,但却无法得到各国大使的相信。
因为,早在1914年6月21日,日本的《朝日新闻》就登出过日本即将向中国提出的“中日新议定书”共六条,内称“因第三国侵害支那共和国之安宁、或于领土保全上有危险时,日本帝国政府可采取临时必要之处置”、“支那共和国不得妨碍日本帝国政府之上述行动,而予以便利”、“日本帝国为达前项之目的,得临时收用在军事上必要之地点”、“非经两国政府承认,不得与第三国签定违背本协约之条约”等等。
这个议定书草案一望而知是日韩议定书的翻版。当时,日本政府迅速否认此事,并严厉处罚了《朝日新闻》,算是暂时平息了舆论的抨击。(未完待续。)
在规定时限内撤走胶州湾舰队。至于青岛驻军,精锐将先行抽调,返回德国,只留下几千二线部队。如果战争爆发,也将乘船赶赴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加强那里的武力。介时,中国将把青霉素生产设备和技术无偿转让给德国。
得到这样的结果,陈文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慷慨地将飞机射击协调器的技术告诉了德国人,并代表总统承诺,马上供应德国五万支青霉素,作为战争初期的消耗之用。
德国人到现在,还不十分相信英国会向德国宣战。而且,由于掌握了坦克的制造技术,军备得以大大加强,对战争的信心也是满满的。
在德国人心目中,青岛的地位在急剧下降,况且也未必会有中国政府假设的归还青岛的前提条件发生。即便是发生了,只要战争打赢了,广大的英法殖民地都将归入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青岛问题而失去中国这样一个友好国家。
况且,德国还将得到青霉素这样重要的战略物资,孰失孰得,也就一清二楚了。这种情绪,陈文强从德国公使的话语中感受得清清楚楚。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陈文强并不会为德国人的失算而感到遗憾,而是心中窃喜。
六月二十八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假使在这个时候奥国能够发现塞尔维亚首相和内阁事先都已知道的事实,则全世界都将允许奥地利采取一次报复行动。
事实上,最初大家都同情奥国;英国驻巴黎的大使向伦敦报告说,假使俄国因为如此勉强的理由而发动对奥战争,则法国将很可能不支持其同盟国。英国驻维也纳大使也指责塞尔维亚的作风相当可耻。
奥国外长贝赫托德认为同塞尔维亚“算帐”的时候已经来到,必须对该国提出最严厉苛刻的要求,等到被拒绝后奥军就应立即打击。他也考虑到俄国还是会支持塞尔维亚。不过俄国的实力正在不断增长,所以战争若无可避免,就不如现在就开打,因为目前在奥国之内的南斯拉夫人大部分都还是反对脱离帝国的。
贝赫托德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是德国能否支持他的强硬政策,他希望斐迪南的身亡能够刺激威廉二世的私人感情。
事实的确如此:威廉感到刺杀任何一位亲王的企图都代表对整个君主制度的攻击,更何况斐迪南又是他的好友。同时,威廉也认为俄皇绝不会帮助谋害王室的暗杀者,尤其是因为俄国还未完成其军事准备。所以似乎很明确,奥国可以惩罚塞尔维亚而不至于引发欧洲大战。
不过他必须赶快行动,趁着公愤尚未平息先行动手。于是,威廉二世向奥国表示:无论如何,他将象一个忠实的同盟国那样站在奥国的一边。这就是他的立场,除此以外他不对奥国之所为提供任何意见。
得到了这么好的空白支票,这是贝赫托德做梦都想不到的。德国驻奥大使更加明确地向奥国人说,如果奥国现在还不摊牌,则德国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同盟国看待。这对于贝赫托德是一种有力的刺激,于是他说服奥皇尽快发动战争。
七月二十八日,奥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于是,事情简单了,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七月三十日宣布军事总动员。德国知道俄国下令总动员的消息后,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取消动员,并以12小时为答复期限。
同时,德国也宣布该国进入“战争危险迫近状态”。此时,德国才想起询问英国:如果德国保证在战后不兼并法国的任何欧洲领土,同时也恢复比利时的主权完整,则英国是否愿意保持中立。随后,英国驻德大使正式向德国表示英国不能接受此项要求。
战争的机器开动起来,所有人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尽管英国拒绝了德国,但德国仍然认为目前是打击的好时机,因为俄法两国军事实力都还不太充实,而且季节也有利——大部分地区均已秋收,而本年度的新兵已经完成训练。
八月一日,德意志帝国对俄宣战;八月三日,德意志帝国对法宣战;八月四日,英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第一次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大战前几年,日本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在国内,军部长期以来逼迫政府扩军造舰,对外扩张,以至开支浩大,赋税繁重,债台高筑,通货贬值,人民生活日益恶化。由此而引起的群众减税废税浪潮和护宪运动,汇成一股强大的激流,一连冲垮桂太郎、山本权兵卫两个内阁,新上台的大隈重信也对此感到棘手,窘于应付。
欧战爆发了,意想不到的“良机”突然降临日本。它转移了人民的视线,帮助日本统治者从政治经济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加上方便的地理条件和相对的军事优势,是独霸中国的天佑良机。
元老井上馨欢呼这是“对大正时代发展日本****的天佑……大正新政的发展,将为日本与欧美列强并行提携、世界问题不能将日本置于度外奠定基础。日本应该定刻举国一致,停止政争,收回为一党一派利益的一切要求,例如减税废税等,巩固国家财政基础,和英、法、俄联合起来,确立日本在东洋的利权。”
这个主张得到山县、大隈等人的赞同,并且他们预料协约国必将最后获胜,同时考虑到夺取德国属地比夺取英、法、俄等国属地更容易些,所以,在八月三日,英国还没有对德宣战时,日本已经着手制订进攻胶州湾的作战方案,第二舰队也已在佐世保集结待命了。
日本的报纸也开始为参战进行着舆论准备,它们煽动战争狂热,极力渲染三国干涉还辽以来日、德间的种种新仇旧怨,攻击德国破坏了远东和平。大隈首相甚至亲自出面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三国干涉的复仇战,想用以掩盖夺取胶州湾、侵略中国的真正目的。
确实,欧战的爆发,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事情总有意外,就在日本人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重磅消息被披露,紧接着迅速传播到各个国家,使日本人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打响,就遭到了狙击。
《日中新议书》由一位神秘的匿名者提供,首先在英、美媒体上刊登,其中不仅将日本要借欧战之机,强占胶州湾和青岛,并且要借欧美各国注意力转移之机,独霸中国,乃至亚洲的企图公之于众。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还详细披露了日本的下一步对华要求,类似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这些苛刻的条款,其内容与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强迫韩国接受的保护条约基本相似,如果中国接受这些条款,将彻底失去独立国家的地位。一旦日本将中国变为其保护国,下一步就是按朝鲜之例实行吞并。
新议书的公布不仅引起了中国方面的震动,也引起欧美各国的密切注视和询问,更引起了西方列强的猜疑。中、美、英、法等国驻日大使立刻向日本政府提出质询,外务省当然矢口否认,但却无法得到各国大使的相信。
因为,早在1914年6月21日,日本的《朝日新闻》就登出过日本即将向中国提出的“中日新议定书”共六条,内称“因第三国侵害支那共和国之安宁、或于领土保全上有危险时,日本帝国政府可采取临时必要之处置”、“支那共和国不得妨碍日本帝国政府之上述行动,而予以便利”、“日本帝国为达前项之目的,得临时收用在军事上必要之地点”、“非经两国政府承认,不得与第三国签定违背本协约之条约”等等。
这个议定书草案一望而知是日韩议定书的翻版。当时,日本政府迅速否认此事,并严厉处罚了《朝日新闻》,算是暂时平息了舆论的抨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