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汉奸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为护乌桓校尉的夏育,镇守边疆,征讨异族,这原本就属于他的职责,更何况这件事情又是他主动提起的,所以一旦提议被通过,那么率领大军去实施这项计划的,肯定就是夏育本人了,至少三路汉军里他必然会统领其中一路。
而从历史上的情形来看,这一次大战最终将会以汉军惨败而告终。
经过这场惨败后,可以想象夏育今后的前途必然是一片黯淡。
要知道护乌桓校尉可是秩比二千石的重将,手里执掌着数万雄兵;相比之下,后世那些名动三国的大人物们,比如汉末三名将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他们在这个时候的官职都远远比不上夏育。
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后来在三国乱世中却是一点名气都没有,原本段增还对此感到纳闷,如今看来,或许就是因为这一场战败而被问罪了吧?
想到这,段增急忙询问道:“老师,您对此事是什么看法?”
蔡邕沉声道:“鲜卑年年入寇,固然可恨,但是否要远征塞外,此事却要谨慎而行。昔日以武帝之神武,以卫霍之勇猛,以彼时国库之充实,尚且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将匈奴击败,即便如此,依旧使得国库空虚。”
“而如今朝廷既没有彼时之国力,又没有卫霍这样的名将,而鲜卑人则日益强盛,占据匈奴故土,拥兵十余万,士卒勇健,比之昔日匈奴也不差多少。若是我军贸然进攻,只怕有兵败之祸啊!”
段增听了一阵沉默,在这件事情上,显然蔡邕是看得很准的。
像鲜卑族这种正处在兴盛时期的游牧部族,即便是东汉王朝同样处在兴盛时期,对付起来都有难度;更何况如今朝政混乱,国库空虚,而且各地灾害连连,百姓流离失所,可谓矛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主动冒险进攻鲜卑,段增真不知道夏育是从哪里来的自信心。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或许他那位老爹也要负一点责任。
当初在平定羌乱时,朝廷面临的局面其实不比现在好多少,而那时羌人部族的实力还很强大,许多人都主张应该进行招抚,段颎却极力主张要动用武力将其消灭。
那一次的战事其实就相当冒险,羌人的兵力远远超过汉军,而汉军遇到的困难也远超想象。
不过凭借段颎优异的指挥能力,以及各部将士的奋勇作战,最终汉军还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或许也正是那一次冒险的成功,让夏育觉得现在也可以进行冒险吧。
可惜他的军事才能却是无法与段颎相比,而且鲜卑人的实力也远超羌人,檀石槐的能力同样不是那些各自为战的羌人部族能比的。
……
段增沉声问道:“那不知朝中诸位大人对此是什么看法?”
蔡邕沉声道:“朝中大臣自然大部分都反对此事,但中常侍王甫却极力赞同,而天子又向来对王甫言听计从,所以也倾向于出兵。”
“王甫... -->>
作为护乌桓校尉的夏育,镇守边疆,征讨异族,这原本就属于他的职责,更何况这件事情又是他主动提起的,所以一旦提议被通过,那么率领大军去实施这项计划的,肯定就是夏育本人了,至少三路汉军里他必然会统领其中一路。
而从历史上的情形来看,这一次大战最终将会以汉军惨败而告终。
经过这场惨败后,可以想象夏育今后的前途必然是一片黯淡。
要知道护乌桓校尉可是秩比二千石的重将,手里执掌着数万雄兵;相比之下,后世那些名动三国的大人物们,比如汉末三名将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他们在这个时候的官职都远远比不上夏育。
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后来在三国乱世中却是一点名气都没有,原本段增还对此感到纳闷,如今看来,或许就是因为这一场战败而被问罪了吧?
想到这,段增急忙询问道:“老师,您对此事是什么看法?”
蔡邕沉声道:“鲜卑年年入寇,固然可恨,但是否要远征塞外,此事却要谨慎而行。昔日以武帝之神武,以卫霍之勇猛,以彼时国库之充实,尚且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才将匈奴击败,即便如此,依旧使得国库空虚。”
“而如今朝廷既没有彼时之国力,又没有卫霍这样的名将,而鲜卑人则日益强盛,占据匈奴故土,拥兵十余万,士卒勇健,比之昔日匈奴也不差多少。若是我军贸然进攻,只怕有兵败之祸啊!”
段增听了一阵沉默,在这件事情上,显然蔡邕是看得很准的。
像鲜卑族这种正处在兴盛时期的游牧部族,即便是东汉王朝同样处在兴盛时期,对付起来都有难度;更何况如今朝政混乱,国库空虚,而且各地灾害连连,百姓流离失所,可谓矛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主动冒险进攻鲜卑,段增真不知道夏育是从哪里来的自信心。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或许他那位老爹也要负一点责任。
当初在平定羌乱时,朝廷面临的局面其实不比现在好多少,而那时羌人部族的实力还很强大,许多人都主张应该进行招抚,段颎却极力主张要动用武力将其消灭。
那一次的战事其实就相当冒险,羌人的兵力远远超过汉军,而汉军遇到的困难也远超想象。
不过凭借段颎优异的指挥能力,以及各部将士的奋勇作战,最终汉军还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或许也正是那一次冒险的成功,让夏育觉得现在也可以进行冒险吧。
可惜他的军事才能却是无法与段颎相比,而且鲜卑人的实力也远超羌人,檀石槐的能力同样不是那些各自为战的羌人部族能比的。
……
段增沉声问道:“那不知朝中诸位大人对此是什么看法?”
蔡邕沉声道:“朝中大臣自然大部分都反对此事,但中常侍王甫却极力赞同,而天子又向来对王甫言听计从,所以也倾向于出兵。”
“王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